(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聚焦史前文明化進程與夏商文化研究 “考古中國”發(fā)布4項重要考古成果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蘇墨
9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通報內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后城咀石城遺址、山西興縣碧村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鄭州商都書院街商代墓地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出席會議。
此次會議聚焦史前文明化進程與夏商文化研究的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和最新進展。后城咀遺址是內蒙古中南部地區(qū)迄今發(fā)現(xiàn)規(guī)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城遺址,2021年以來重點發(fā)掘了石城最外重防御體系,包括外環(huán)壕、外甕城、馬面、臺基等組成部分。其中外甕城下面發(fā)現(xiàn)2條地下通道,兼具進攻、防御雙重功能,進一步揭露了后城咀石城復雜完備的城防體系,為研究北方地區(qū)史前城市防御體系提供了新的線索,是河套地區(qū)聚落形態(tài)演進的生動實物例證。碧村遺址年代距今4000年至3700年,是山西境內黃河沿岸地區(qū)首個確認的龍山時代大型石城聚落??脊殴ぷ鹘沂境隽顺菈俣獾攸c由“品”字型墩臺構成的東城門遺址,該處城防設施規(guī)模宏大、結構規(guī)整,顯示了河套地區(qū)石城遺址一類獨特的城門形制。東城門遺址和已發(fā)現(xiàn)的小玉梁地點核心建筑區(qū)、石門墕地點城防設施遺跡共同組成了碧村遺址的聚落結構,凸顯了碧村遺址控制晉陜高原交通要道的重要戰(zhàn)略位置。二里頭遺址的考古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多網格式城市布局,2021年以來考古工作陸續(xù)揭露了多處城市道路和道路兩側夯土墻,遺址北緣中部首次發(fā)現(xiàn)較為豐富的制陶遺存,宮城西南角發(fā)現(xiàn)了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祭祀區(qū)以西發(fā)現(xiàn)有二里頭文化大型居址及高規(guī)格墓葬,是探討早期國家都城制度、手工業(yè)與社會經濟、禮儀與喪葬制度等問題的重要線索。鄭州商都書院街商代墓地是一處商代中期白家莊期的高等級貴族墓地,考古發(fā)現(xiàn)2條壕溝與25座墓葬,其中2號墓(M2)是鄭州商城目前發(fā)現(xiàn)的陪葬品數(shù)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等級最高的墓葬,出土青銅禮器、兵器以及玉器、金器、貝幣、鑲嵌綠松石的牌飾等各類器物200余件,進一步豐富了商代中期文化內容和鄭州商城聚落結構布局的內涵。
此次通報的4項重要成果,展現(xiàn)了中國史前文明化與早期國家形成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實證。國家文物局將持續(xù)推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不斷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逐步還原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fā)展歷程,為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聚焦史前文明化進程與夏商文化研究“考古中國”發(fā)布4項重要考古成果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9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第三季度例行
2022-09-19 15:32
原標題: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jié)開幕9月17日,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jié)在西安開幕,原創(chuàng)音樂劇《絲路之聲》作為開幕演出在西安浐灞保利劇院
2022-09-19 09:42
原標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fā)布新成果人民日報記者王玨核心閱讀9月16日,國家文物局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介紹了內蒙古
2022-09-19 09:36
原標題:北京時裝周:“繡服錦緣”靚童裝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許之豐2022年9月17日,北京時裝周,由《中國服飾》雜志與品牌設計師蔣碩攜手聯(lián)合
2022-09-19 09:48
原標題:北京時裝周冬奧元素“潮向未來”北京日報訊(記者馬婧)日前,一場以“致敬冬奧”為主題的大秀,在2022北京時裝周的舞臺上閃亮登場,
2022-09-19 09:31
原標題:西山永定河文化具象表達展現(xiàn)首都文脈(引題)京味兒時裝秀閃耀王府井(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孫杰)昨天下午,動感的音樂響徹熙熙攘
2022-09-19 09:48
原標題:【黃河安瀾】走進鄭州黃河文化公園領略“三黃”文化俯瞰炎黃廣場。人民網程明輝攝俯瞰炎黃廣場。人民網程明輝攝人民網鄭州9月17日電?
2022-09-19 05:38
原標題:【大美中國】黃河東流處一路歡歌聲光明日報記者楊玨【大美中國】在這里,你可以看到西侯度燃燒最早的火種。在這里,你可以聆聽垣曲古
2022-09-18 16:28
原標題:北京時裝周:國潮美妝秀9月16日晚,北京時裝周,一場大秀的造型由知名美妝藝術師毛戈平擔綱設計,精選歷年“四季氣蘊東方”系列的彩妝
2022-09-18 15:35
原標題:【黃河安瀾】古今輝映河南洛陽文旅融合展新彩人民網洛陽9月16日電(程明輝)從伊河畔的龍門山色,到人頭攢動、香味四溢的老城十字街夜
2022-09-18 15:32
原標題:四項考古發(fā)現(xiàn)聚焦黃河中游早期城市模樣光明日報北京9月17日電(記者李韻、王笑妃)近日,國家文物局在京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
2022-09-18 15:48
原標題:《秋英呈艷圖》鄒一桂[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鄒一桂(1688~1772)清代畫家,字原褒,號小山,現(xiàn)江蘇省無錫人。鄒一桂能詩善畫,尤擅
2022-09-18 07:44
【守靜觀海】原標題:每個人的人生大事張軍霞前幾天,我陪女兒看了《人生大事》這部電影,觀影過程中,我被幾個頗為溫情的細節(jié)打動,忍不住一
2022-09-18 06:48
原標題:新米粥的香氣劉恒菊金秋時節(jié),水稻即將成熟。父親一天要去田里幾趟,查看我家各塊稻田,想弄清哪塊稻田可以最先開鐮。母親也總是催促
2022-09-18 06:39
原標題:脊背上的溫暖常英華奶媽站在院落門口的酸梨樹下張望,順著她的目光,能看見遠方她牽念的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初來奶媽家,我剛滿月,她
2022-09-18 06:26
原標題:云的故鄉(xiāng)木汀云的來來去去,不為漂泊只為回家到了蓮花觀景臺會選擇不約而同地長成一棵盎然的樹用眼睛聽天與地對話用耳朵感受云與風的
2022-09-18 06:27
原標題:涼風萬里敕勒川周孫卉敕勒川的風,颯颯的,帶著哈素海的潮潤,帶著綠草的清鮮,浩浩蕩蕩直撲入懷,滿身的煩熱瞬間消解,精神頓時一爽
2022-09-18 06:25
【藝評】原標題:國產動畫征途尚遠沙洲今年的暑期檔中,國產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與好萊塢知名IP電影《小黃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傳》同天
2022-09-18 05:41
原標題:短短兩個月,多部破圈劇集,共同開啟“IP全視角營銷”新模式(引題)劇集“繼續(xù)營業(yè)”的天花板正在被打破(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2022-09-18 05:24
原標題:與“未來”對話9月15日,北京,觀眾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內參觀“未來派的宇宙”展覽。據了解,該展覽為2022年中國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
2022-09-18 05:38
原標題:深圳職工詩歌大賽啟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實習生朱小燕)近日,由深圳市總工會主辦、深圳市工人文化宮承辦的“致敬勞
2022-09-18 05:46
原標題:走在豐碩的季節(jié)張正如果不是故鄉(xiāng)還有親人,我情愿與故鄉(xiāng)保持一段距離,因為在我的想象中,故鄉(xiāng)如酒,在記憶的窖中封存時間越長,越香
2022-09-18 05:39
原標題:制度、禮儀、音樂與文辭:樂府學的四個維度本世紀以來,樂府學研究取得長足發(fā)展,理論建設愈加自覺。治學方法也由傳統(tǒng)學術之文獻整理
2022-09-17 15:39
原標題:五大基本陳列亮相七成珍貴文物首秀(引題)“京西小故宮”歷經五年修繕重張(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祺瑤歷經五年整體保護修繕,素有“
2022-09-17 15:46
“著書者說”原標題: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主題)——從三星堆看中華文明(副題)編者按數(shù)月前,三星堆考古又有新發(fā)現(xiàn)。相關“祭祀坑”出土的諸
2022-09-17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