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西安少陵原(引題)
見證歷史演進 一覽文化交融(華夏博物之旅)(主題)
【資料圖】
人民日報記者 張丹華
陜西省西安市少陵原發(fā)現(xiàn)的十六國大墓,包括焦村M25、焦村M26、中兆村M100這三座規(guī)模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的墓葬,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西安自古就有“八水繞長安”之說,在這些河流之間,分布著諸多臺原、高地,如神禾原、樂游原、少陵原等。這些臺原表面較為平坦,土層深厚。焦村M25、焦村M26、中兆村M100這三座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均位于西安市南郊浐河西岸的少陵原上。
“十六國大墓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提供了新的、極具價值的資料,體現(xiàn)出中原文化強大的輻射力及影響力,反映了中華文明由多元到一體的歷史演進過程?!蔽靼彩形奈锉Wo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寧琰說。
圖⑤:焦村M25三維掃描建模圖。
圖⑥:中兆村M100墓道上方土雕建筑全景。
圖⑦:中兆村M100發(fā)掘現(xiàn)場全景。
圖片均由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提供
一次次發(fā)掘
攻克考古工作難點重點
少陵原是西安市城區(qū)東南方向的一塊黃土沉積臺地?!斑@里在漢代被稱為鴻固原,又有鳳棲原之稱。該原北望長安,南接秦嶺,地勢高敞。”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王艷朋說。
2019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西北部的焦村進行考古發(fā)掘,其中編號焦村M25、焦村M26這兩座坐北朝南、東西并列的大墓,體量巨大,形制特殊,從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初步判斷為十六國時期。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中部的中兆村進行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與焦村墓葬形制極為相似的大型墓葬一座,編號為中兆村M100,經過發(fā)掘研究,該墓的時代也應為十六國時期。
十六國時期為公元304年至439年,歷史時期短暫,政權更迭頻繁。
1953年,西北工程地區(qū)文物工作隊在西安南郊草場坡清理了一座長斜坡墓道前后室土洞墓,出土陶俑及模型明器158件。此后,關中地區(qū)十六國墓葬的考古發(fā)掘工作有序展開,至今已發(fā)現(xiàn)十六國墓葬近百座。
一項項發(fā)現(xiàn)
反映中華文明演進歷程
少陵原三座大墓的發(fā)現(xiàn),說明此地為十六國時期高等級的貴族陵墓區(qū)。其中,高棺床、土雕建筑均為十六國時期墓葬形制要素的新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中國古代陵墓制度具有重大價值。
“中兆村M100墓室所見東西兩側對稱的南北向棺床應為高棺床,到中古時期,床仍是堂上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坐具,床腿增高是一個信號,標志著我國中古時期的起居方式即將發(fā)生重大變化?!睂庣榻B,這時跪坐方式已開始減少,垂足坐和高腳家具正在興起。十六國以來大量北方民族來到中原,之后胡漢融合漸漸形成時代新風。
在焦村M25墓道上方,從南向北依次有三處土雕建筑,每一處土雕建筑中間雕門框、兩側各雕一直欞窗并涂彩繪。“這應是模仿了當時生活中的廳堂房屋建筑,象征三進院落。”寧琰說。
第一土雕建筑位于第一過洞上方,呈單體房屋狀,屋頂無存,面闊三間,中間雕板門,左右兩側各雕對稱直欞窗,底部臺廊上有彩繪裝飾;第二土雕建筑位于第二過洞上方,其樣式、高度、大小與第一土雕建筑基本一致;第三土雕建筑位于墓道最北端,保存狀況較差,僅殘存建筑南側部分。
與焦村M25類似的是,在中兆村M100的墓道上方也發(fā)現(xiàn)三處土雕建筑,由南至北,土雕建筑體量逐漸變大、變寬,高度逐漸升高。
這三處土雕建筑制作細致、結構完整。第一土雕建筑位于第一過洞上方,呈三層樓閣狀,階梯狀排布;第二土雕建筑位于第二過洞上方,呈單體房屋狀,正脊東西向,面闊三間;第三土雕建筑位于甬道上方,呈單層房屋狀,頂部被現(xiàn)代水渠以及水管道打破,僅見左右兩側對稱直欞窗。
“在中國古建筑年代圖表中,未見十六國時期信息。而焦村M25與中兆村M100的土雕建筑模型共計6處,其中4處保存較好,樣式有所不同,而且中兆村M100的壁畫、碓房(圖①)、陶倉,都為研究十六國時期建筑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蔽靼彩形奈锉Wo考古研究院文博館員郭瑞介紹,“中兆村M100的土雕建筑是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的最接近中國傳統(tǒng)古代土木建筑的原型實例,彌足珍貴?!?/p>
在焦村M25的甬道東西兩側小龕內,出土的武士俑為站立狀,雙腿略彎,體型較大,推測應為鎮(zhèn)墓類陶俑。在過道中出土的綠釉陶器,具有明顯的南方因素,應受到東晉的影響。陶井的頂部樣式為廡殿頂,正脊兩端有上翹鴟吻,在井口邊發(fā)現(xiàn)有穿孔的井轱轆。
“三個墓葬以南北向為軸線,以東西對稱為布局,所呈列的許多物品均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見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演進過程。”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辛龍說。
一件件器物
展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前秦、后秦都曾以漢長安城為都,這三座十六國大墓距漢長安城約20公里。其中焦村M25、焦村M26為東西并列,相距32米。
焦村M25為長斜坡墓道前、中、后三室土洞墓。坐北朝南,由斜坡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組成,總長80.7米,深18米。在墓道的東西兩側各置三層生土臺階,每層臺面寬約1米。墓室由南向北依次為前、中、后三室,墓室平面均呈長方形,四角均有生土雕成的柱礎和方形角柱。墓室四壁均有壁畫裝飾,保存較差,可見儀仗圖、翼獸圖及部分題記。本次發(fā)掘共清理隨葬器物68件,包括武士俑、釉陶馬(圖②)、陶罐、陶井、石器、鐵鉤等。
焦村M26位于M25以西32米處,為長斜坡墓道土洞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前室、東側室、后室組成,總長66.7米,深13.5米。該墓墓道東西兩側各置三層生土臺階,每層臺面寬約0.8米。出土隨葬器物12件,包括陶九盤連枝燈(圖③)、陶罐、青磚帳座、銅帳鉤、鐵帳鉤等。
中兆村M100坐北朝南,形制特殊,為斜坡墓道土洞墓,由斜坡墓道、過洞、天井、壁龕、封門、前室、東側室、后室組成,總平面呈甲字形,總長80.74米,深11.86米。
該墓墓道位于墓室南端,開口總長68米。墓道東西兩側置三層生土臺階,臺階寬度0.68米。在該墓的第一天井下,東西兩側見壁龕,土洞結構,未被盜擾,壁龕內隨葬器物保存完好,擺放位置未被移動。其中西壁龕以陶罐、陶倉、牛車等為主,東壁龕以武士俑、鼓吹儀仗俑、陶馬為主。第二天井下,東西兩側也見壁龕,磚封門,土洞結構,被盜嚴重,頂部為穹隆頂,直壁,平底,頂部均涂有白灰,在四角繪紅色彩條,并交會于頂部,模擬少數(shù)民族帳的樣式。該墓出土隨葬器物共計198件,器物包含牛車(圖④)、鼓吹儀仗俑、武士俑、碓房、陶倉、陶九盤連枝燈等。
在中兆村M100第一天井下的西側壁龕中,陶井、牛車里包含豐富植物顆粒遺存。由此推測,水井、碓房、陶倉、牛車應該是一組用來表達整套糧食加工流程的隨葬器物組合:水井取水,碓房對糧食進行去殼、舂米,陶倉用來存儲,牛車負責運輸。而第一天井東西兩側的壁龕,封門完好,未被盜擾,其擺放位置的信息也尤其關鍵,特別是東壁龕內的陶俑,這為研究十六國時期埋葬習俗中儀仗出行的組合、排列都提供了重要信息。
“魏晉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第二個民族大融合時期。少陵原十六國大墓的營建思想,包括選址、三進式院落的規(guī)劃、南北向為軸對稱的布局,都展示出這一時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充分反映了中華五千年文明不中斷的特色?!睂庣f。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陜西西安少陵原(引題)見證歷史演進一覽文化交融(華夏博物之旅)(主題)人民日報記者張丹華陜西省西安市少陵原發(fā)現(xiàn)的十六國大墓,
2022-09-02 15:45
原標題:科技助力,考古更精細寧琰顏料分析、紫外光拍攝以及三維模型打印等技術的應用,為陜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在考古發(fā)掘過程、現(xiàn)場保護
2022-09-02 15:28
原標題:為青少年搭建多彩賽事舞臺(體壇觀瀾)陶相安打造成熟的賽事品牌,建立合理的賽事體系,優(yōu)化青少年的參賽體驗,讓他們保持運動熱情、
2022-09-02 15:39
原標題:人工智能會寫詩、畫畫北青報記者深度對話“微軟小冰”開發(fā)者(引題)AI被賦“生命”會搶藝術家飯碗嗎?(主題)在今年兩會會場上,“
2022-09-02 09:42
原標題:著名津派表演藝術家金書貴病逝曾飾演《三國演義》中龐統(tǒng)中新網天津9月1日電(王在御)記者1日從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獲悉,8月27日,央視
2022-09-02 08:46
原標題:首圖借書可享送書上門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2022年8月30日,首都圖書館正式推出“閱享京彩”網借服務平臺,這是首圖推動全市公共圖書館
2022-09-02 05:40
原標題:中文版歌劇《茶花女》:洋戲中唱,一唱一甲子中新網記者林春茵中新網福州9月1日電?指揮家高嵩站在舞臺前下沉的樂池里。坐在劇院最后
2022-09-01 15:40
原標題:成都武侯祠新發(fā)現(xiàn)清代《前、后出師表》碑刻光明日報記者周洪雙光明日報通訊員陳晨記者近日從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獲悉,該館對諸葛亮殿墻
2022-09-01 15:35
原標題:復州皮影戲《盜馬關》獲全國3個獎項遼寧日報訊記者楊競報道 近日,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lián)會中國中心主辦的第八屆木偶皮影中青
2022-09-01 09:45
原標題:鞍鋼博物館等3家單位入選國家工業(yè)文化教學基地遼寧日報訊記者商越報道8月26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公布“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名單,我
2022-09-01 09:43
原標題:“網絡文明時代新聲”--網絡文明主題歌曲征集結果發(fā)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竇菲濤8月29日,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之中國網絡誠信建設
2022-09-01 08:35
原標題:“5G讓木版年畫‘活’起來”獲獎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第五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智慧文旅專題賽(智慧旅游)日前頒獎,天
2022-08-31 15:34
原標題:放棄講故事的電影,揭示了生活的曖昧和詩(引題)愛情之外的《漫長的告白》(主題)柳青電影開始于北京鐘鼓樓下的胡同里,弟弟立冬確
2022-08-31 15:31
原標題:薦書︱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勒茲最后一部著作《批評與臨床》修訂再版工人日報—中工網端記者陳俊宇《批評與臨床》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吉爾·
2022-08-31 15:24
原標題:薦書︱《椿樹峁》:黃土高原、山中日月,鐫刻上他們的情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四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大風將塵土和幾個中學畢
2022-08-31 15:24
原標題:傳統(tǒng)文化當代化策略中的創(chuàng)新與融合(主題)——評上海出品的國漫大片《新神榜:楊戩》(副題)程波追光動畫的產品策略,筆者以為,一
2022-08-31 09:26
原標題:演員王東被妻子控訴家暴任何辯解都太蒼白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韓浩月讓暴力消失于家庭生活,應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與追求。8月
2022-08-31 08:37
原標題:11年不竭高峰求索之路,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攜《敦煌女兒》角逐文華表演獎新民晚報記者趙玥從上海出發(fā),八次赴敦煌“深扎”,今明兩
2022-08-31 08:31
原標題:人文社《紅樓夢》推出最新版林黛玉史湘云聯(lián)句懸案有新解(引題)“冷月葬詩魂”恢復為“冷月葬花魂”(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張
2022-08-31 08:46
原標題:周迅那英加盟《脫口秀大會5》北京晚報訊(記者李夏至)脫口秀競演節(jié)目《脫口秀大會》近日官宣,第五季即將開播。本季節(jié)目集合了53組脫
2022-08-30 15:39
原標題:以苦難為紙剪出美麗世界陜西日報記者柏樺面對苦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庫淑蘭選擇了忍受。庫淑蘭6歲跟隨母親開始學習剪紙,9歲時
2022-08-30 15:32
原標題:體驗7000年前新樂人如何制陶遼寧日報記者楊競文并攝屋頂鋪滿葦草,四周柱子上纏滿草繩子……屋里有3個“新樂先民”圍坐在篝火旁,沈陽
2022-08-30 15:26
原標題:遼博新推展覽主打“園林宅邸”(引題)在70余件繪畫中領略古人“花式”造園(主題)遼寧日報記者朱忠鶴為期一個半月的“人·境——古
2022-08-30 15:48
原標題:十年打磨塑造芭蕾經典中芭復排《小美人魚》近日,中央芭蕾舞團為觀眾再度奉上經典芭蕾舞劇《小美人魚》,此次演出距離這部作品首次登
2022-08-30 15:34
原標題:《小美人魚》中國首演十周年中芭再度復排深情演繹中新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應妮)變幻的燈光營造出湛藍的海水,舞臺上空吊懸的燈帶呈現(xiàn)
2022-08-30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