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心中的杏花村
王太生
清風拂面的友人相聚,桌上的菜與窗外的景搭配完美才更新鮮。我坐在家里想事,寫詩的陳老大打來電話:春天到了,桃花流水鱖魚肥,斜風細雨不須歸。走,到杏花村喝酒!
不知道天底下有幾個杏花村?上次到池州沒有去成杏花村。一想到,到杏花村喝酒,我會遇到一個牧童,恍若看到村頭一面布幡酒幌,在風中招搖。那些菜里,還放了唐朝的文化味精。無法猜測,一千多年前的杜牧去鄉(xiāng)村小酒館,會邂逅什么人。
古人桃花流水中的鱖魚,吾鄉(xiāng)叫作“季花魚”。魚身兩側有暗棕色斑點及斑塊,從嘴巴穿過眼眶一直到背鰭的前下方,還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像是在身上長了花。據說把它叫作季花魚,不是外表的“花”,而是在它腹腔和心臟相連的地方,長有一個“花瓣”,大小等同于它的鰓蓋。季花魚,刺少,肉緊實,蒜瓣一樣,一塊一塊的。
陳老大是典型的吃貨,曾經穿背心大褲衩,一口氣單車騎行十五公里,一個人,大汗淋漓,悄悄跑去鄉(xiāng)下小飯館,喝了一碗老母雞湯。在陳老大眼里,一只燒餅,配一碗老母雞湯,郊外清風翻書,露水泡茶,這大概是他想要的,有態(tài)度的別處生活。
其實,春天宜適到有杏花的鄉(xiāng)下,最好有溫潤的細雨,遇到一家小酒館。村里的人,會熱情得一塌糊涂,有人搓著手,介紹一些本村土菜。臨了,還來上一句:“翠花,上一盤清炒豌豆苗!”
我比較喜吃杏花村的小慈姑燉黑豬肉、白菜豬油渣。小慈姑燉黑豬肉,慈姑特別的小,比鄰縣大師汪曾祺筆下的慈姑還小,油浸水潤,全入味了。
小酒館有一個響當當的招牌:“杏花村上海大飯店”,這樣的兩個地名排列,我覺得很有意思。
坐在小酒館里,喝酒的人高矮胖瘦。請客的劉老板是個雞、鴨、鵝“聯(lián)軍司令”,談到從前養(yǎng)雞放鴨的艱辛,也許是酒精這東西容易讓人動情,劉老板喝高了,自己被自己感動,竟像孩子似的,抽抽噎噎。
在小酒館里,我遇到張木匠。張木匠現在是一家裝潢公司的老板,穿唐裝,正為一件事煩心,一個人坐著喝酒。
新鮮的豬頭肉,油汪、粉爛。寫詩的陳老大吃得一愣一愣的,酒酣耳熱之際,陳老大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陳老大說,要是有一張新鮮荷葉該多好啊,把豬頭肉攤在荷葉上,就有了一個詩意的菜名:荷香豬頭肉。
吃一個地方的美食,有時會記住與它匹配的環(huán)境。那天,我坐在小酒館里,看窗外斜風細雨,看到有一個人披蓑衣,頭戴斗笠,在垂柳、油菜花掩映的小河上,撐一條船,我醉意朦朧,一時眼花,誤以為是到了宋朝。
有杏花的村莊,是一個偶爾來過,喝酒聊天的地方。酒醉的情況下,大腦皮層興奮。一些話藏在心里,本來不說。酒后,飄然騎白馬,有一個機會,讓你表達。有個朋友微醉后,很開心。他拉著我,勾肩搭背,盡說些兄弟激賞,江湖義氣的動情話。
鄉(xiāng)下容易讓人內心變得柔軟。在酒桌上,我還遇到一個與我外婆同鄉(xiāng)的人。想起小時候外婆為了我,辭了工作,每天推著小車帶我在街上玩。等我漸漸長大,沒有了收入的外婆,在電影院門口賣紫蘿卜。一想到去世多年的外婆,老鳥哺雛般的辛苦,不知為什么,我竟當著一個陌生人的面,一時哽咽。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杏花村。到古村去喝酒,我還幻想坐在牛背上。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5
2022-04-27 08:38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57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8
2022-04-27 08:37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39
2022-04-27 08:57
2022-04-27 08:37
2022-04-27 08:43
2022-04-27 08:55
2022-04-27 08:47
2022-04-27 08:47
2022-04-27 08:39
2022-04-27 08:47
2022-04-27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