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物與24節(jié)氣 小暑(引題)?
倏忽溫風至 因循小暑來(主題)
天津日報記者 劉茵
【資料圖】
小暑時節(jié),綠樹濃蔭,荷花娉婷,群魚戲水,時雨如注。古人是如何記錄這盛夏之景的呢?今日小暑,讓我們走進天博,從文物中感受“小暑”的文化習俗。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jié),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对娊?jīng)·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蔽闹兴f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jié)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時節(jié),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逗蟋蟀,是小暑時節(jié)常見的娛樂活動。蟋蟀又名蛐蛐、將軍蟲、斗雞、促織等。古人認為,蟋蟀“得寒乃鳴”。小暑時節(jié)的蟋蟀常躲在屋檐下,極易抓住,又因蟋蟀好斗,常被人們拿來爭斗。
天博館藏舊版新制的楊柳青年畫《斗寒蟲爭富貴》為一幅吉祥寓意的娃娃畫。畫面描繪兩個兒童斗蟋蟀的場景。天博歷史研究部的宋楊告訴記者:“畫面中,兩名兒童你追我趕,蛐蛐罐都被踢翻了。左側(cè)兒童手持牡丹花和金元寶,寓意‘富貴’。整幅作品鮮活靈動,童趣盎然?!?/p>
李清照《醉花陰》載:“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边@里的玉枕指的是瓷枕。瓷枕的枕面上是釉,是消暑的理想之物,宋代非常流行。
天博館藏宋磁州窯白釉赭彩童子趕鴨圖枕,為橢圓形,枕周壁繪卷草紋,底部印有“張家造”窯戳。枕面繪一臉型豐滿的孩童,頭梳劉海兒,上身穿花衫,內(nèi)著小肚兜,下身穿束腰長褲,他右腿直立,左腿剛抬,一個正在前行的姿勢,肩上扛有大大的荷葉,驅(qū)趕前面的鴨子,天博器物研究部副主任李君說:“瓷器之上刻畫了真實細膩的夏日生活場景,引人回味童年的鄉(xiāng)野之趣?!?/p>
鷹,歷來是文人墨客喜歡的題材,他們筆下的鷹堅強剛毅、高瞻遠矚,畫家們通過不同角度、不同表現(xiàn)方法,刻畫雄鷹的神韻,給人以美的享受。
天博館藏明代汪肇的《鷹石雙喜圖》軸,圖繪懸崖峭壁老樹枯枝,兩只蒼鷹立于山石上,一回首凝視,一平視遠方,目光銳利。下方枯枝上兩只喜鵲,神態(tài)自若,一抬首仰望蒼鷹,一俯首張望,上下呼應(yīng)。山石采用斧劈皴,樹葉以破皴點染,畫法豪放灑脫。而翎毛卻以細筆勾畫再加以暈染,用筆工整生動逼真,具有浙派畫家的典型特點。
天津師范大學教授譚汝為說:“小暑節(jié)氣,天氣很熱,但尚未達最熱之時,故謂小暑。小暑氣候有兩大標志:一是出梅,二是入伏?!雒贰粗附戳饔蛎酚晏鞖饧磳⒔Y(jié)束,盛夏開始。‘入伏’,指氣溫升高,進入伏天多雨季節(jié)。所謂‘伏’,即伏藏之意,即盡量減少外出,以避暑氣。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春夏養(yǎng)陽’,人們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睡眠充足,以保人體陽氣。在伏天里,宜吃清涼消暑的飯食,‘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是為了讓身體多出汗,將潛藏于體內(nèi)的各種毒素迅速排出。此時節(jié),正值消化道疾病多發(fā)季節(jié),飲食應(yīng)節(jié)制,求潔凈,不暴飲暴食,慎食生冷油膩。一日三餐,宜求清淡鮮香,宜食苦味食品,以益健康。”
標簽:
上一篇:每日消息!這位鄉(xiāng)村老人用一生守護屈原之魂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文物與24節(jié)氣小暑(引題)?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主題)天津
2023-07-07 12:05
原標題:這位鄉(xiāng)村老人用一生守護屈原之魂(引題)?這位鄉(xiāng)村老人用一生
2023-07-07 10:59
原標題:網(wǎng)絡(luò)紀錄片深耕年輕群體周逵紀錄片素有“動態(tài)相冊”“生活之鏡
2023-07-07 10:00
原標題:自貢恐龍博物館全球招募100個親子家庭“夜探龍宮”成都商報-
2023-07-07 09:52
原標題:李玟或未正式離婚曾立遺囑將遺產(chǎn)留給媽媽(主題)追思會或8月
2023-07-07 10:03
原標題:特寫:在文化傳承間穿針引線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一
2023-07-07 08:59
原標題:鄉(xiāng)村文化禮堂打造品質(zhì)生活圈7月5日,剪紙老師在伍浦村文化禮堂
2023-07-07 09:05
原標題:走進蕭紅故里探尋呼蘭之變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春雨楊思琪“呼蘭
2023-07-07 08:54
原標題:小暑:風動蓮生香,心靜自然涼“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
2023-07-07 09:01
原標題:中國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工人日報-中
2023-07-07 09:06
原標題:中新文娛評《玉骨遙》:不只有深情虐戀中新網(wǎng)北京7月6日電(記
2023-07-07 08:02
原標題:傳統(tǒng)技法與當代審美“榫卯”相接這個古典家具展太有“料”了“
2023-07-07 05:54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來了!上海多家博物館“超長待機”陪你過暑假
2023-07-06 16:52
原標題:《長安三萬里》:以國漫方式誦讀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詩篇文匯報
2023-07-06 16:04
原標題:詩意動畫帶觀眾夢回盛唐(主題)《長安三萬里》周六公映(副題
2023-07-06 15:57
原標題:《我的人間煙火》上演熱血雙向奔赴北京日報訊(記者邱偉)由楊
2023-07-06 15:59
原標題:打造另類師生關(guān)系(引題)《追光的日子》塑造校園劇新風格(主
2023-07-06 16:03
原標題:舞蹈詩劇《蓮花》再現(xiàn)敦煌婆娑舞姿文匯報記者宣晶綿延千年的敦
2023-07-06 11:53
原標題:首次攜手國漫(引題)王心凌獻唱《茶啊二中》主題曲(主題)羊
2023-07-06 11:59
原標題:春節(jié)檔五一檔端午檔檔檔有爆款暑期檔七夕檔國慶檔黑馬落誰家文
2023-07-06 12:06
原標題:劉德華王寶強合唱推廣曲《男人哭吧不是罪》(引題)《八角籠中
2023-07-06 11:06
原標題:西秦刺繡“繡”出和美鄉(xiāng)村趙明楠中國文化報駐陜西記者秦毅?西
2023-07-06 11:02
原標題:突破自我,出演《夢中的那片海》中備受爭議的男二號(引題)劉
2023-07-06 11:01
原標題:電影《封神第一部》發(fā)布“質(zhì)子出征”版預(yù)告片年輕質(zhì)子直面成長
2023-07-06 09:57
原標題:歌手李玟去世,年僅48歲“我們懷著極度哀傷的心情,告訴大家一
2023-07-06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