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消失的丙察察》記錄進藏公路的蛻變
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
5月17日下午,電影《消失的丙察察》亮相由廣東省電影局主辦的廣東優(yōu)秀電影觀影推介會。推介會上,影片總導演欒江、演員黃志堅等主創(chuàng),與觀眾分享了這部紀錄片電影的創(chuàng)作歷程。
丙察察是進藏線中路程最短的一條,被稱為“第八條進藏公路”。它起于云南西北端的丙中洛,經(jīng)西藏東南端的察瓦龍,止于藏東南的察隅。相比2000公里的滇藏線,這條路線縮短了700多公里。作為茶馬古道南線主要通道,丙察察曾是從云南怒江的丙中洛鄉(xiāng)通往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xiāng)的人馬驛道。這條線路穿越了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接壤轉換地帶,風景原始優(yōu)美,是無數(shù)越野發(fā)燒友熱衷的探險之地。
“最開始做這個電影,是出于記錄者的初心。” 總導演欒江談及電影創(chuàng)作的初衷時說,“當時,滇藏新通道正在建設之中,丙察察即將成為一條消失的風景線。”
欒江最后再走一次丙察察路的想法,得到了越野發(fā)燒友們的支持。故事的主線通過越野探險者的視角,展現(xiàn)原始山林風貌中多民族和諧共生的場景。片中,古老的民族樂器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符號記憶,與越野隊在公路上行駛的畫面交替出現(xiàn)。
不久前,《消失的丙察察》作為廣東優(yōu)秀電影代表赴京參加2023北京民族電影展,影片被認為是“對全國民族工作者的支持和鼓勵”。
路的變化也是這部紀錄片關注的重點。影片留下這條進藏公路的舊貌,同時也見證了滇藏新通道的建設與發(fā)展。歷史上,怒江洶涌、重山險峻,當?shù)厝丝朔щy萬險,用石頭砌出一條車道,就是這條讓越野探險者又愛又恨的丙察察。2016年,新滇藏通道開始建設,這條天險古道最終成為一條壯麗的景觀大道。這條大道不僅改善了怒江沿線的交通條件,也加深了滇藏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交流與交融,促進了西南各民族的人心凝聚。
標簽:
上一篇:熱播劇《后浪》導演希望觀劇同時學點養(yǎng)生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消失的丙察察》記錄進藏公路的蛻變羊城晚報記者李麗5月17日下午,電影《消失的丙察察》亮相由廣
2023-05-19 15:33
原標題:中醫(yī)故事也能拍得青春活潑(主題)熱播劇《后浪》導演希望觀劇同時學點養(yǎng)生(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
2023-05-19 15:50
原標題:山東: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平臺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馮帆【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本報訊(記者趙
2023-05-19 14:47
原標題:運城博物館中的中華文明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從4500萬年前的“世紀曙猿”化
2023-05-19 14:36
原標題:聚焦高分劇《漫長的季節(jié)》專家:走出類型局限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高凱)作為近五年來豆瓣平臺
2023-05-19 14:49
原標題:游戲跨界,加速傳統(tǒng)文化煥新作者:韓小喬寒暑相推,千年轉瞬。近日,首個運用游戲科技打造的新一代
2023-05-19 14:37
原標題:作家莫言為書法“拋磚引玉”愿更多年輕人“重拾”毛筆中新網(wǎng)上海5月19日電?作者王笈陳靜著名作家
2023-05-19 14:39
原標題:福建上杭首次發(fā)現(xiàn)恐龍蛋化石5月19日,記者從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自然資源局獲悉,福建省地質(zhì)調(diào)查研
2023-05-19 13:42
原標題:各地博物館創(chuàng)新形式,融入大眾——(引題)走出有限空間?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國際博物館日特別報道)(
2023-05-19 13:48
原標題:琵琶名家趙聰明晚登天津大劇院舞臺(引題)“最美時光”里演繹東方神韻(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
2023-05-19 13:33
原標題:18載堅守非遺夢昆曲木偶新傳承孫菁(右)和施錦芳在蘇州市吳江區(qū)七都鎮(zhèn)一處公園內(nèi)排練(4月18日攝
2023-05-19 11:35
原標題:換個視角拍懸疑破案劇《漫長的季節(jié)》導演辛爽希望激發(fā)觀眾的思考昨天,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
2023-05-19 11:44
原標題:探中國南海博物館觀海上絲路文化5月18日,觀眾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觀看“詩畫彩瓷——唐代海
2023-05-19 11:35
原標題:一本大國建造旅行手賬,帶你開啟博物館奇妙游!文博寶藏承載著數(shù)千年歷史,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2023-05-19 10:42
原標題:新疆唐王城遺址考古首次展出一批珍貴出土文物位于新疆圖木舒克市的唐王城遺址從去年6月開始發(fā)掘。1
2023-05-19 10:39
原標題:克拉瑪依紅色記憶展覽館入選新疆第二批“自治區(qū)特色博物館”名單5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化和
2023-05-19 10:49
原標題:宣南文化博物館重新開放本報訊(記者張驁通訊員李碩)經(jīng)過三年多的文物修繕和展陳提升,宣南文化博
2023-05-19 09:49
原標題:江西景德鎮(zhèn):數(shù)字“魔力”讓博物館更美好新華社南昌5月18日電(記者周密、崔璐)晚上8點,景德鎮(zhèn)御
2023-05-19 08:55
原標題:嘉峪關:跨越1700多年的烤肉文化在嘉峪關魏晉墓六號墓的畫像磚上,繪有男主人宴請賓客的畫面,內(nèi)容
2023-05-19 08:38
原標題:故宮數(shù)字文物庫又添2萬件文物北京日報訊(記者劉冕)趁著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數(shù)字文物庫”添了2萬
2023-05-19 08:37
原標題:無障礙·共美好——故宮博物院舉辦手語服務發(fā)布會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xù)性與
2023-05-19 06:50
原標題:故宮助殘服務“上新”:推出手語導覽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手語研究會聯(lián)合推
2023-05-19 06:42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品味博物館里的文創(chuàng)美食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甘肅省博物館圍繞“博物館、可持續(xù)性與
2023-05-18 22:32
原標題:藏在校園里的博物館:成為一本“教科書”中新網(wǎng)貴陽5月18日電?作者周燕玲在貴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有
2023-05-18 21:44
原標題:西藏日喀則博物館開館館藏3200余件文物中新網(wǎng)拉薩5月18日電(記者趙朗)18日正值“518國際博物館日
2023-05-18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