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場新觀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海口市加快文藝演出市場與旅游消費深度融合(引題)
濱海之城吹起文藝風(主題)
人民日報記者 周亞軍?
核心閱讀
藍天、椰林、音樂、市集,樂迷聚集在一起,共享聲音的盛宴——這是2023海口迷笛音樂節(jié)的場景。近年來,??诎l(fā)掘城市文藝氣質,探索出了一條“文藝+旅游”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滿足市民游客文化消費需求,也擦亮了文旅融合的新名片。
最近,海南省??谑校兄行淖畲蟮墓珗@——萬綠園在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了,人潮涌向這里,日均兩萬樂迷聚集在一起,同2023??诿缘岩魳饭?jié)60多組樂隊歌在一起、舞在一起。
活力、熱情,這是旅游城市應有的樣子。近年來,??诎l(fā)掘城市文藝氣質,在滿足市民游客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探索出了一條“文藝+旅游”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讓“聲音的旅行”成為海口文旅融合新名片。
美妙的音樂時光
一場在朋友圈刷屏的音樂節(jié)
“第一天就這么燃!”3月17日,2023??诿缘岩魳饭?jié)一開幕就吸引眾多關注。璀璨的舞臺、賣力的歌手、奔放的樂團,瞬間將現(xiàn)場氛圍拉滿,觀眾跟著音樂歡呼,樂迷揮舞手臂,人潮中掀起陣陣波浪。
“我是追著迷笛來的!”現(xiàn)場,一名來自四川的觀眾激動地舉起雙臂,向記者展示自己集納的10多個迷笛手環(huán),這是她過去參加迷笛音樂節(jié)的紀念。
迷笛音樂節(jié)是知名的戶外音樂節(jié),今年主辦方邀請了60余組高品質原創(chuàng)音樂人和樂隊,使海口首站演出人氣火爆。
“一開票,就售出兩三千張,一半以上的樂迷來自島外,潮樂、潮玩、潮人集結?!?海南班歌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說,“這得益于海南建設自貿港的吸引力和迷笛音樂節(jié)的號召力?!?/p>
坐高鐵換飛機,跟小伙伴會合齊赴??冢瑓⒓右魳饭?jié),當志愿者,逛騎樓,吃椰子雞……一名江蘇的樂迷拍下了自己領略海南風光的全過程,短視頻配樂洋溢著濃濃的喜愛。
??谑新糜魏臀幕瘡V電體育局數(shù)據顯示,??诿缘岩魳饭?jié)觀演人員絕大多數(shù)為18歲—34歲的年輕消費群體,3天時間,迷笛音樂節(jié)拉動旅游出行、住宿、餐飲、購物消費等約1億元。
除了音樂本身的魅力,這次音樂節(jié)還設置市集、露營、飛盤棒球運動區(qū)、主題美食餐飲區(qū)等,既滿足了人們文化消費需求,又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休閑放松體驗。
陳志說,萬綠園是當?shù)厝说奈幕洃洠禾斓暮?冢蓍L鶯飛,白天不熱,晚上涼快,人們騎單車或者散步過來聽音樂,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條越來越清晰的產業(yè)鏈
迷笛音樂節(jié)只是??谌晡乃囇莩龃髴虻囊恢А扒俊保瑑H今年上半年,??诰筒邉澚舜笮⊙莩?3場。
??谑新梦木治乃嚳瓶崎L陳文佳說:“眾多大型演唱會、音樂節(jié)選擇首站落地??冢f明海南自貿港吸引力強勁,也標志著海口演藝市場開始強勢復蘇,??谠谌珖莩鍪袌龅牡匚挥又匾??!?/p>
“我們主動招商,對接國內一流的演藝資源,讓??谥苤苡谢顒?、月月有演出,在公共空間都有高水平的文藝展演?!焙?谑新梦木志珠L王可說。
經過逐步探索,在海口,文藝演出帶動旅游消費升級的產業(yè)鏈條變得越來越清晰——
一開始,演藝活動有效吸引了島外人群觀光旅游。比如,2019年和2020年,海口市聯(lián)合湖南衛(wèi)視舉辦了兩場跨年演唱會,直接為海口帶來超過8萬人次的島內外游客,票房收入近10億元,帶動間接消費約13億元。
隨后,演唱會首次在旅游景區(qū)舉辦,文旅融合開始見效。2021年,??陂L影環(huán)球100景區(qū)在演唱會期間日均營業(yè)收入增長7倍,日均接待游客數(shù)量增長30倍。
現(xiàn)在,演藝活動期間,??诠膭盥糜纹髽I(yè)推出優(yōu)惠,旅行社制定精品線路,游客到免稅店、夜市、餐飲店、旅游景區(qū)等均可憑演藝活動門票享受折扣優(yōu)惠,營造出良好的文旅消費體驗。
王可說,通過業(yè)態(tài)聯(lián)動,將演藝活動帶來的巨大人流逐步引導到旅游景點、酒店、餐飲、免稅購物等消費鏈條。據測算,近年來??谂e辦的演唱會等大型營業(yè)性演出經濟拉動比已經達到1∶7,每場演唱會平均拉動旅游消費過億元。
“以迷笛音樂節(jié)為例,3天時間帶動的旅游購物消費達2982萬元,餐飲消費1019萬元,住宿收入870萬元,演藝經濟的拉動潛力還有很大?!焙?谑新梦木滞茝V科科長徐毅說。
可期的發(fā)展前景
一條差異發(fā)展的文旅融合之路
??诖罅ν诰虺鞘形乃嚉赓|,一方面來自對旅游家底的深刻剖析:海南度假游特征明顯,而??诼糜位A較差,沒有5A景區(qū),這決定了??谖穆冒l(fā)展必須蹚出新路。
另一方面,海南自貿港建設,讓??诳梢苑叛廴蛘覂?yōu)勢,緊盯國際做文章。王可說,??谑菤v史文化名城,擁有足球、帆船帆板、沙灘排球等國家冬訓基地,做強文藝、體育軟實力,就能形成核心競爭力,這不僅契合自貿港氣質,演藝、賽事協(xié)同發(fā)展,有助于文旅消費升級。
3月24日,海南省政府辦公廳發(fā)布《關于促進海南文體會展活動恢復振興的若干措施》,出臺十大舉措加快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明確支持文化演藝等多元業(yè)態(tài)發(fā)展,要求加快文體會展與旅游消費的深度融合。
目前,??谡涌熘贫ā胺睒s發(fā)展文藝演出市場實施辦法”,計劃從打造演藝新空間、推動街頭藝術行業(yè)發(fā)展、扶持精品文藝創(chuàng)演、支持大型營業(yè)性演出等方面大做“文化演藝文章”。
首先從政策獎補入手,通過省市雙重補貼,充分調動經營主體積極性和參與度,激發(fā)演出行業(yè)全面復蘇,吸引各類大型營業(yè)性演出落戶海口。在優(yōu)化服務上,通過“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簡化審批流程,政府一次性列出清單,經營主體以承諾制的方式備案運行,解決一個演出要跑10多個部門的低效審批。
人才是第一資源。去年底,??诮M建了街頭藝術協(xié)會,短短4個月時間,已經吸納藝人50多組,并組織參演各項活動80多次。今年5月,??趯⑴e行街頭藝術大賽,這支網紅生力軍將進一步壯大。
3月28日,由??谑新梦木种鬓k、街頭藝術協(xié)會承辦的“聲音的旅行——??诼梦淖哌M博鰲亞洲論壇”舉行。這場活動利用3塊場地、400多平方米空間,呈現(xiàn)藝術裝置、國風民樂、走秀和海南非遺文化展,集合古風和潮流市集等元素,推介??诔鞘形幕吐糜钨Y源。街頭藝術協(xié)會負責人李佳澤說:“‘聲音的旅行’得到了與會嘉賓和媒體的廣泛關注,4天時間吸引國內外觀眾2000多人次?!?/p>
“希望通過熱鬧的藝術展演,吸引國際客人來到???,感受????!蓖蹩烧f,“接下來,我們還計劃引進國外表演團隊,拉動國內外樂迷消費需求,助力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p>
標簽:
上一篇:美術館里度假期-世界微資訊
下一篇:全球最資訊丨清明時節(jié) 茅山會船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清明時節(jié)茅山會船4月5日,各式船只在茅山西大河參加茅山會船(無人機照片)。當日是清明節(jié),江蘇省興化市舉行茅山會船盛會,船只和選
2023-04-06 07:36
“文化市場新觀察”原標題:??谑屑涌煳乃囇莩鍪袌雠c旅游消費深度融合(引題)濱海之城吹起文藝風(主題)人民日報記者周亞軍?核心閱讀藍天
2023-04-06 07:39
原標題:美術館里度假期4月5日,觀眾在鄭州美術館新館參觀。清明假期,不少市民來到鄭州美術館新館參觀,感受藝術魅力。新華社記者張浩然攝4月
2023-04-06 07:44
原標題:亦節(jié)亦氣風景清明人民日報記者孟揚曹怡晴“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仲春與暮春之交,正值清明?!墩撜Z·學而》里說:“慎終追遠,
2023-04-06 05:36
原標題:漫步四川省眉山市三蘇祠,人們被“一門父子三詞客”的優(yōu)良家風深深打動——(引題)勝跡古祠堂千載永流芳(主題)人民日報記者王永戰(zhàn)
2023-04-05 22:43
原標題:形式“新”起來清明節(jié)俗“傳”下去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徐嘉偉仲春暮春之交,又是一年清明。作為節(jié)氣,清明是時令的標志,是古時指導農
2023-04-05 08:56
原標題:2023年傳統(tǒng)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市、區(qū))名單公示記者從財政部獲悉,按照《財政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2
2023-04-05 06:49
原標題:民族歌劇《僑批》南粵曲風韻味足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昨天起,珠海演藝集團民族歌劇《僑批》在國家大劇院連演兩場,演繹了由一封僑
2023-04-04 22:35
原標題:改編自馬伯庸七十萬字原著,劇版《兩京十五日》即將來穗演出用中式美學呈現(xiàn)大運河上的快意恩仇文 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4月14日至15日,
2023-04-04 15:45
原標題:大柵欄小書店北京晚報記者張驁文武亦彬攝來過大柵欄的人,都會對商業(yè)街的老字號印象深刻,瑞蚨祥、馬聚源、謙祥益、內聯(lián)升……隨便一
2023-04-04 15:43
原標題:“美育芳草”青少年藝術節(jié)開幕(主題)國家大劇院向孩子們敞開藝術大門(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李祺瑤)“大家覺得豐收是什么感
2023-04-04 15:40
原標題:【尋味中華|飲食】清明寒食吃青團,品嘗新綠江南春編者按:探求中華文化當代魅力,體味中國風物悠遠意蘊。即日起,中新社“尋味中華
2023-04-04 13:57
原標題:成龍拍《龍馬精神》致敬龍虎武師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電影《龍馬精神》日前在京舉行首映禮,該片由楊子執(zhí)導,成龍、劉浩存、郭麒
2023-04-04 10:47
原標題:南中軸旁海派弄堂泰安里煥新迎客(主題)西城又有9處文物找到專屬“管家”(副題)北京日報記者張驁在遍地胡同的北京西城,有一條海派
2023-04-04 09:52
原標題:本市推出39項清明文化活動(主題)邀市民到博物館感受傳統(tǒng)緬懷先輩(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射柳、繪紙鳶,體驗清明習俗;以
2023-04-04 09:46
原標題:科技賦能讓博物館數(shù)字可感、更接地氣中國文化報記者連曉芳科技創(chuàng)新是文物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
2023-04-04 09:38
原標題:河北館陶發(fā)現(xiàn)118頁清朝時期家譜最早距今203年記者趙鴻宇記者獲悉,河北省館陶縣文保人員近日在該縣柴堡鎮(zhèn)東劉莊村發(fā)現(xiàn)了118頁《閆氏家
2023-04-04 08:32
原標題:西藏文物考古取得系列重要新發(fā)現(xiàn)和新成果新華社拉薩4月3日電(記者春拉、劉洲鵬)記者從3日舉行的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眾分享報告會上獲
2023-04-04 08:47
原標題:故宮專家如何鑒寶?高科技助力“火眼金睛”破解古董局中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張鵬楊萌孟紫薇作者孫昊這是故宮文物專家們的日常工作
2023-04-04 08:47
原標題:配音界頂流“塌房”引關注專家建議(引題)將道德失范與法律懲戒掛鉤規(guī)范配娛行業(yè)(主題)法治日報記者趙麗法治日報實習生胡淼采訪動
2023-04-04 08:41
原標題:停車棚墻面繪出敦煌飛天(主題)“星夢停車棚”開出巖彩繪畫新展(副題)新民晚報記者趙玥“太美了!”“我們的停車棚又開新展覽了!
2023-04-04 05:44
原標題:一座沒有紙質書的圖書館(主題)走進臨港科技智慧圖書館(副題)新民晚報記者徐翌晟雖然沒有圖書館特有的書香,但連通世界的網絡與技
2023-04-03 16:41
原標題:“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在京舉辦近日,由榮寶齋和龍美術館聯(lián)合舉辦的“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移
2023-04-03 14:32
原標題:故宮走出宮門去考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故宮博物院在2020年舉辦“絕域蒼茫萬里行——絲綢之路(烏茲別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
2023-04-03 14:48
原標題:《泰坦尼克號》三度上映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20世紀影業(yè)日前宣布,經典電影《泰坦尼克號》今日在全國第三次上映,紀念該片上映25周
2023-04-03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