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戰(zhàn)國對頭雙鳥首青銅劍吉林首展 罕見融合中原特點
中新網吉林2月23日電(記者 石洪宇)吉林市博物館23日對外展出32件館藏文物。其中,在當地出土的戰(zhàn)國對頭雙鳥首青銅劍為首次展出,其融合了中原青銅劍的形制特點。文物專家表示,該文物印證了遠在戰(zhàn)國時期東北地區(qū)便與中原文明有著穩(wěn)定的交流互動,且具備了相應的冶煉、鑄造技術。
當天,吉林市博物館舉辦建館60周年活動,專題展覽《六十風華——吉林市博物館建館60周年成果展》展示了上述文物。
據悉,這些館藏文物來自多個歷史時期,包括青銅時代西團山文化豬首石雕、戰(zhàn)國對頭雙鳥首青銅劍、漢長樂未央瓦當、唐渤海雙人馭馬飾、宋中書門下之印、金雙鯉紋銅鏡、元遼陽等處打捕鷹房紅花總管府銅印、明銅釋迦牟尼佛禪定像、清同治粉彩博古紋茶罐等精品文物。
吉林市博物館保管部主任金熙茗說,其中首次展出的戰(zhàn)國對頭雙鳥首青銅劍的形制特點非常罕見。其屬于是“東北系”青銅劍范疇,但其形制特點又與中原出土的青銅短劍相互借鑒,并結合了屬于東北文化的獨特審美造型。
文物專家表示,這件文物印證了遠在戰(zhàn)國時期東北地區(qū)便與中原地區(qū)有著密切頻繁的交流互動,且具備了較為成熟的冶煉和鑄造技術。
據了解,該文物出土于20世紀80年代,但因保護、研究等條件限制,直至現在才向公眾展出。金熙茗表示,這把劍未開刃且造型精美保存完好,推斷應是軍隊高級將領的指揮用劍,頗具歷史研究價值。
此番展出的另一件藏品豬首石雕源自吉林地區(qū)青銅時代西團山文化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其整體造型在豬首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藝術創(chuàng)作,制造者以夸張的手法使豬的嘴變長,兩耳聳立。該文物的雕刻制作工藝反映出當時制造者較高的審美意識和石雕藝術水平,其用途很可能是權杖上的裝飾物——權杖首。
金熙茗說,這件文物可以印證,當時的東北居民已經認識到豬的重要性或已有了飼養(yǎng)經驗。
當天,吉林市博物館非遺展也同時開幕,在非遺展廳設置了百工記憶、食全味美、紛彩吉林、曲藝舞臺四個專題展區(qū),通過靜態(tài)展示和活態(tài)演繹的方式傳承好特色地域文化,讓游客體驗到很多具有吉林特色的非遺項目。
標簽: 首次展出 戰(zhàn)國時期 東北地區(qū)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戰(zhàn)國對頭雙鳥首青銅劍吉林首展罕見融合中原特點中新網吉林2月23日電(記者石洪宇)吉林市博物館23日對外展出32件館藏文物。其中,在當
2023-02-24 08:56
原標題:年輕觀眾在“年代感”里體味“新鮮感”“引題”現實題材劇吹起“懷舊風”(主題)百年老廠紅磚瓦房,老式彩電木質衣柜,富有年代感的
2023-02-24 08:36
原標題:《深海》入圍柏林電影節(jié)(引題)外媒贊“超乎想象”(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第73屆柏林電影節(jié)近日開幕,動畫電影《深?!啡雵律?/p>
2023-02-23 22:48
原標題:《聽說你喜歡我》為何能“黑馬突圍”?不只是因為“太甜了”!新民晚報記者孫佳音由耀客文化、火花傳媒出品,楊陽執(zhí)導,張萌、李黎明
2023-02-23 15:34
原標題:億年前的一塊泥燒出千年民窯“黑珍珠”陜西日報記者李靜茹文 圖近年來,澄城縣致力于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堯頭窯文化旅游生態(tài)園區(qū)
2023-02-23 15:57
原標題:首輪播出已結束,話題繼續(xù)“飆”(引題)《狂飆》片頭侵權了嗎?(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wèi)鋒經歷了首輪熱播狂潮后,電視劇《狂飆》正
2023-02-23 15:43
原標題:圖片新聞近日,朝陽區(qū)首個由政府提供場地支持,由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運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北京市朝陽香文化傳習
2023-02-23 14:56
原標題:梁啟超數字圖書館上午開通(主題)普及版主要面向青少年(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牛偉坤)今天是梁啟超誕辰150周年紀念日。上午,“前
2023-02-23 14:34
原標題:90后創(chuàng)新傳承景泰藍北京晚報記者張驁文武亦彬攝出了磁器口地鐵站,不到200米就是曹雪芹故居紀念館。90后北京大妞趙萌每天早上不到九點
2023-02-23 14:49
原標題:香港影史首部票房破億港產片來了(主題)《毒舌律師》在法庭辯論中掀起全場最高潮(副題)北京晚報記者袁云兒一宗國際名模涉嫌虐待女
2023-02-23 14:52
原標題:侯鑫個展在京展出北京晚報訊(記者王廣燕)侯鑫個人作品展“共生——視覺轉譯與內心獨語”近日在位于朝陽門的四合院藝術空間槐軒開展
2023-02-23 14:38
原標題:話劇《俗世奇人》迎來德云社青年演員(引題)相聲元素融入津味兒話?。ㄖ黝})天津日報記者劉莉莉日前,話劇《俗世奇人》劇組迎來兩名
2023-02-23 13:45
原標題:名票相聚《早安京劇》“二月二”龍?zhí)ь^暨《早安京劇》創(chuàng)辦六周年樂進京劇研習社嘉年華京劇晚會,日前在中華曲苑舉行。本市京劇名票先
2023-02-23 13:39
原標題:山西金代墓地首次發(fā)現極短墓道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fā)布考古成果,2022年3月,忻州原平市南頭村村民在耕地時偶然發(fā)現古代壁畫墓
2023-02-23 13:53
原標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fā)現:(引題)中華文明起源發(fā)展有了新視角新資料(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李佳霖2月22日,中國社會
2023-02-23 10:41
原標題:山西太原:(引題)激活民間收藏力量共建“博物館之城”(主題)朱萌?中國文化報駐山西記者郭志清午后的晉商博物院,靜謐、古老,是
2023-02-23 10:45
原標題:“非遺小傳人”助力文化傳承(圖)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王倩)近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成立“非遺小傳人學院”。據悉,“非遺
2023-02-23 10:54
原標題:“大手牽小手”弘揚京劇藝術(圖)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日前,“大手牽小手薪火永相傳”之小演員大龍?zhí)拙﹦≌寡菰谥腥A
2023-02-23 10:51
原標題:科幻熱升溫,業(yè)內欣喜看到本土文學創(chuàng)作“后浪”奔涌的同時忍不住追問——(引題)下一部《三體》《流浪地球》在哪?(主題)文匯報記
2023-02-23 09:53
原標題:觀眾需要怎樣的藝術家個展?(主題)申城近期幾個此類展覽以不同路徑的探索提供啟示(副題)文匯報記者范昕藝術家個展,是藝術展覽中
2023-02-23 09:47
原標題:2022年“六大考古新發(fā)現”揭曉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光明日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李韻、王笑妃)22日,“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fā)現”揭曉
2023-02-23 09:45
原標題:追根溯源,尋來時路(主題)——“2022年六大考古新發(fā)現”印象(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百萬年、一萬年、五千年、一千年……入
2023-02-23 09:42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歌劇節(jié)啟動申報中國文化報訊(記者劉淼)為推動優(yōu)秀歌劇作品和人才不斷涌現,促進歌劇藝術事業(yè)繁榮發(fā)展,文化和旅游部、浙
2023-02-23 09:49
原標題:學堂梁子舊石器時代遺址等6個項目入選“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fā)現”——(引題)實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主題)人民
2023-02-23 08:44
原標題:建成五千余支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引題)西藏著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主題)人民日報記者鮮敢藏歷新年前夕,一場熱鬧的“村晚”,在西藏
2023-02-23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