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別把孩子帶“歪”了》新書發(fā)布,聚焦培養(yǎng)健康孩子、創(chuàng)建幸福家庭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陶穩(wěn)
2月19日,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辦家庭教育類圖書《別把孩子帶“歪”了》新書發(fā)布活動。
現如今,孩子的教育成了一個大學問,也成了一個社會化的大難題。近年來,家庭教育的突出問題與親子關系的矛盾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終生老師。家庭教育的質量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別把孩子帶“歪”了》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值2023新春之際,特別推出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讀本。本書作者李曉云老師二十余年來一直專注于兒童青少年心理(人格)健康和家庭教育實踐指導,歷盡艱辛,成功使無數“問題孩子”擺脫抑郁,走出成長困境,贏得全新的陽光生活,造就了一個個幸福家庭。本書通過教育隨筆的方式,既是對家長們的一種積極示范,也是對孩子們的一份真切關愛。書中以生活化的講述,欲與家長們產生親切而理性的思想碰撞,期盼家庭教育回歸科學的軌道,希望家長們都能助力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共同迎接孩子們無限可能和美好的未來!
活動中二百余名讀者參加了新書發(fā)布會并踴躍提問,氣氛十分熱烈。李曉云老師與到場嘉賓和讀者們進行了深度而溫暖的交流對話,針對當下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困惑以及目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深入淺出地為現場讀者們答疑解惑。李曉云老師在對談中指出:“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應該從認知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愛生命開始,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既不越位,也不錯位,更不能缺位,才能將孩子培養(yǎng)成為擁有健康的體魄、陽光的心靈、優(yōu)良的習慣、自律的品格、堅毅的精神、始終的好奇、持續(xù)的自信、大愛的情懷和自覺的擔當的人。”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傅小蘭教授高度贊揚本書,深情道:“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開啟人生智慧大門的鑰匙。曉云老師是一位非常有家國情懷、教育情懷的人,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長期學習研究應用心理學知識,致力于幫助和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方法,挽救了許多孩子和家庭,很是令人感動和敬佩!”
國家督學、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三小學原校長劉可欽認為《別把孩子帶“歪”了》在記錄生活瑣事的過程中,映襯出不一樣的視角和高度,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滋養(yǎng),別樣人生中那種共同的信念價值和堅守的力量。著名歌唱家關牧村認為李曉云老師一直幫助在成長中有問題的孩子走上健康成長之路有非常的意義。孩子教育,關鍵是愛心教育,愛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做到心靈美,才能打牢人生的基礎。
上一篇:新消息丨戲劇,不只是到劇場看個故事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別把孩子帶“歪”了》新書發(fā)布,聚焦培養(yǎng)健康孩子、創(chuàng)建幸福家庭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陶穩(wěn)2月19日,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在北京圖書大
2023-02-20 15:48
原標題:《亂我心者》首演場融合音樂+戲?。ㄒ})?戲劇,不只是到劇場看個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從車水馬龍的東單大街走進劇院,觀看
2023-02-20 14:47
原標題:《詩經》中“兔”的文學書寫作為十二生肖之一的“兔”很早就進入了周人的歌詠中。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共305首,其中含有大量動
2023-02-20 14:50
原標題:重要發(fā)現!北京石景山文物“萬古流芳碑”重見天日石景山區(qū)歷史文化薈萃,自然山水靈秀天成,全域處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范圍,是京西文
2023-02-20 14:40
原標題:容納5000噸量級游輪???,武漢游輪母港啟航在即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通訊員王佩正2月16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漢港核心區(qū)躉船碼
2023-02-20 14:33
原標題:全國鄉(xiāng)村文化活動年啟動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鄭海鷗、強郁文)2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農業(yè)農村部、國家鄉(xiāng)村振興局、湖北省人民政
2023-02-20 13:37
原標題:一對老夫妻半個世紀的珍藏——(主題)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首都博物館正在對館內展陳進行提升改造
2023-02-20 13:45
原標題:以高品質電影贏得好口碑(金臺隨筆)王瑨兔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據國家電影局統(tǒng)計,春節(jié)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取得
2023-02-20 13:34
原標題:當芭蕾遇上中國古典名著(引題)?足尖紅樓浪漫舞動(深觀察)(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當芭蕾遇到中國古典名著,會幻化出怎樣
2023-02-20 13:47
原標題:幾代考古人接力找尋“最早的廣州”卜松竹嶺南文化經緯度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先生在《重建早期中國的歷史》中說:“中國考古學家一開始
2023-02-20 13:54
原標題:《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票房突破1億元鄭州日報訊(記者秦華)漫威電影宇宙第五階段的首發(fā)之作——超級英雄電影《蟻人與黃蜂女:量子
2023-02-20 09:45
原標題:橫琴天沐河草地音樂節(jié)開幕(引題)?30組原創(chuàng)音樂人草地開唱(主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上周末兩天每天下午3時至晚上10時
2023-02-20 09:50
原標題:文旅產品宣介,還需用心用情落到實處【文化評析】近日,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文旅局發(fā)布的一條名為《WhoamI》的短視頻火了。該局局長降
2023-02-20 09:45
原標題:李林曉《鎖麟囊》贏得滿堂彩(主題)恩師張火丁贊其十年學藝迎來質變(副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謝謝大家,我會繼續(xù)努力的。”前晚,
2023-02-20 09:37
原標題:新創(chuàng)大戲、經典好戲上周末場場爆滿(引題)京城舞臺迎來新一波觀演熱潮(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雖然雨雪、大風
2023-02-20 09:33
原標題:越來越年輕的非遺——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觀察新華社西安2月19日電(記者蔡馨逸、鄒競一)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正在陜西榆
2023-02-20 08:39
河北肅寧:民族樂器產業(yè)奏響高質量發(fā)展旋律2月18日,河北省肅寧縣一家民族樂器生產企業(yè)的工人在生產車間內制作樂器。民族樂器制造業(yè)是河北省肅
2023-02-20 08:44
原標題:“儷人行”“青衫渡”一周兩次登臺國家大劇院(引題)?青年奏國樂古風古韻新表達(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繼2月12日“寶藏國
2023-02-20 08:53
原標題:賀蘭山中發(fā)現最早的西夏瓷窯址:反映了兩宋與西夏交融的歷史澎湃新聞記者高宇婷寧夏賀蘭山內一項重大考古項目的發(fā)掘,使得西夏王朝的
2023-02-19 17:35
原標題:河北尚義發(fā)現中國北方萬年文化史最新實證國家文物局15日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5項重要考古成果。河北尚義四臺
2023-02-19 11:39
原標題:行進中的經典北京人藝《雷雨》再上演中新網北京2月18日電(記者高凱)一座周公館,幾代《雷雨》人,2月17日晚,北京人藝經典劇目《雷
2023-02-19 11:51
原標題:今日雨水:雨潤大地氣象新中新網北京2月19日電(記者上官云)斗轉星移,冬去春來。“雨水”是春天的第二個節(jié)氣,恰好處在數九的“七九
2023-02-19 09:45
原標題:長影開展全國首次小屏虛擬制片深度測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柳姍姍彭冰)日前,長影第三攝影棚開展全國首次針對小型LED屏的
2023-02-19 08:35
原標題:今日雨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子蘊今日6時34分,雨水至。從今天開始,雨量漸增。春雨過后,陽光開始浸染早春大地。值此時節(jié),草木開
2023-02-19 08:53
原標題:走出一條更具東方美學的動畫道路(主題)——訪中國美術學院動畫與游戲學院教師蔡智超(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張玉梅于園媛許馨儀編者按
2023-02-19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