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科研人員在湖北武漢發(fā)現(xiàn)植物新種的論文在國際知名期刊發(fā)表。此次發(fā)現(xiàn)因實驗時間長、物種研究價值高而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國際分類學雜志《Phytotaxa》
(資料圖)
圖源:中國醫(yī)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這種植物新種叫緋紅金粟蘭,是金粟蘭的一種。雖然它名字里有“蘭”,還散發(fā)出比蘭花更香的香氣,但它不是蘭花,而是屬于胡椒目。鮮為人知的是,發(fā)現(xiàn)并證實緋紅金粟蘭前后用了整整六年!
六年研究終有成
2016年秋季的一天,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專家趙鑫磊在醫(yī)生周重建等人陪同下,來到武漢黃陂區(qū)石門山進行考察。
石門山位于黃陂區(qū)北部的長軒嶺鎮(zhèn),由于位置偏僻,參觀來訪游客并不多。趙鑫磊他們沿著蜿蜒小路而行,只見古木參天,植被層層疊疊,十分原生態(tài)。
考察過程中,趙鑫磊在石門山的坡地發(fā)現(xiàn)幾株結著串串紅色珠子、極像金粟蘭的植物。經(jīng)驗告訴他,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植物新種。為了便于長期研究,趙鑫磊把它帶回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返京后,他和藥用植物研究所的同事們費盡心思栽種新種。夏天種在室外,溫度高于30攝氏度就移到比較涼快的室內(nèi);秋冬之際種在室內(nèi),待溫度低于10攝氏度移到更溫暖的地方。這是參照金粟蘭的種植方法。
有了足夠數(shù)量的植物新種樣本,研究起來就方便多了。通過多次染色體采樣和基因測試,趙鑫磊等人確定,植物新種正是金粟蘭的一種。
為了徹底弄清這種植物新種,趙鑫磊于2021年夏獨自南下來到黃陂石門山,開始長達十多天的野外考察。他從當初發(fā)現(xiàn)未知金粟蘭的地方開始地毯式搜尋,方圓數(shù)公里外一株也沒找到。
結合目前書刊和網(wǎng)絡媒體上都沒有關于這種植物新種的其它記錄,且除武漢石門山之外再沒有這種植物出現(xiàn)的實情,趙鑫磊、周重建等人命名新種為“緋紅金粟蘭”,并把發(fā)現(xiàn)過程、實驗研究及命名原因等寫進論文里。今年10月下旬,論文在國際分類學雜志《Phytotaxa》上公開發(fā)表。
《Phytotaxa》創(chuàng)刊于2009年,已被國際權威數(shù)據(jù)庫SCIE收錄,其發(fā)文范圍包括植物學等領域,其中植物分類學方面被視為權威。論文在此刊發(fā)表,意味著植物新種緋紅金粟蘭已得到業(yè)界的認可。至此,為期六年的緋紅金粟蘭發(fā)現(xiàn)之旅告一段落。
Phytotaxa 緋紅金粟蘭
圖源:植物之家
似蘭非蘭不簡單
其實,科研人員之所以花六年才證實緋紅金粟蘭的種屬,除了北方氣候對栽培的影響(金粟蘭生活在亞熱帶或熱帶,具有喜歡溫暖環(huán)境、太冷或太熱都不利于生長)外,還包括金粟蘭種屬復雜、用途廣泛且關注者眾多等方面原因。
金粟蘭屬于被子植物綱的胡椒目,全世界共有70種,分為金粟蘭屬、草珊瑚屬、雪香蘭屬等5屬。其中最有名的是草珊瑚,又叫接骨金粟蘭,即藥品“草珊瑚含片”的原料。
金粟蘭的最大生物特性即花朵生成一串串黃色的小豆豆,看起來就像放大版的小米。小米是純黃色的,這也是金粟蘭名字的由來。
野外的緋紅金粟蘭
圖源:中國醫(yī)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金粟蘭的另一生物特性就是可以發(fā)出濃郁的香氣。由此,金粟蘭不但可以作觀賞植物,還可全株入藥,泡茶喝,具有藥用、觀賞、飲食等多重價值。
具有多種價值的金粟蘭受到植物學家或學者的廣泛關注。2022年4月,學者在江西省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發(fā)現(xiàn)金粟蘭的新物種,命名為“華南金粟蘭”。
華南金粟蘭 圖源:植物之家
金粟蘭雖然散發(fā)香氣,名字也有“蘭”字,卻不是蘭花。因為蘭花屬于單子葉植物綱的微子目,純草木,葉子是長條形,很難結果實,假鱗莖(即退化的莖)包含于葉根部的二鞘內(nèi)。
而金粟蘭有草木也有灌木,以灌木居多,葉子對生且肥大,有明顯的莖。金粟蘭與蘭花雖都有香味,但外形差異極大,自然非同類植物。
金粟蘭屬植物共有15種,包括安徽金粟蘭、絲穗金粟蘭、魚子蘭、銀線草等。屬下植物區(qū)分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藥隔的顏色。藥隔是花的一種器官,指雄蕊上連接兩個花粉囊的部分。
金粟蘭的藥隔數(shù)量多且較長,如同漂亮的色帶。絲穗金粟蘭的藥隔是白色的,緋紅金粟蘭的藥隔是緋紅色(艷麗的深紅色)的。這也是緋紅金粟蘭名字的由來。
左為絲穗金粟蘭,右為緋紅金粟蘭
圖源:中國醫(yī)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參考資料】
1.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官方網(wǎng)站
2.《我國金粟蘭科藥用植物的研究進展》,江澤榮,《貴州科學》2011.1
3.論文《金粟蘭屬5種植物葉的形態(tài)與顯微鑒別比較研究》,《CNKI;WanFang》2013
END
作者:魏德勇 廣東深圳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責編:木子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1期)總把新桃換舊符吉林孫德民再書輝煌浙江王祖和變遷北京蘇凝碰瓷兒山東張運河家鄉(xiāng)美內(nèi)蒙古李建軍奪下瀘定橋,才有
2022-10-29 15:49
原標題:我國第一座漢代墓葬博物館——(引題)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將原址改建(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曹政豐臺區(qū)郭公莊,神秘的大葆臺西漢墓博物
2022-10-29 15:41
原標題:大柵欄胡同里上演光影季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昨天,預熱2022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第一場線下活動——大柵欄分會場第一屆光影季,在西城
2022-10-29 15:46
原標題:趙炎、馮鞏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并向社會公示七天(引題)趙炎:努力將相聲藝術理論化(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據(jù)國家廣播電視總
2022-10-29 15:30
原標題:《故宮日歷》連出13年《單向歷》連出8年(引題)文創(chuàng)日歷從暢銷走向“長銷”(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陳雪檸連續(xù)出版13年的《故宮日歷》,
2022-10-29 15:34
【作品廣議】原標題:致敬簡樸的智慧肖承森漫畫,是表達智慧的藝術。漫畫不僅檢驗作者運用智慧的能力,也考驗作品內(nèi)容的智慧含量。智慧本身就
2022-10-29 09:33
原標題:《萬里歸途》發(fā)布導演特輯:宏大題材下對人物的細膩刻畫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陳俊宇由饒曉志執(zhí)導,郭帆、王紅衛(wèi)監(jiān)制,張譯、王俊凱、
2022-10-29 08:45
原標題:鳥獸形玉器帶你讀懂古人“和合”思想遼寧日報記者朱忠鶴憨憨的腦袋,翹起的耳朵,嘴部清晰可見的獠牙,這就是距今四五千年的紅山文化
2022-10-29 07:44
原標題:這些中醫(yī)新生先學古籍修復葉蘭蘭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王海涵王磊?“同學們,先觀察一下你們手中的古本,按照破損情況進行評估。古籍修
2022-10-28 16:25
原標題:隔空70年00后學生布展致敬英雄(主題)“抗美援朝美術作品暨創(chuàng)作手稿展”巡展走進大連(副題)遼寧日報記者楊競核心提示這是一場有著
2022-10-28 16:34
原標題:技術也罷,瘋癲也罷,終是人性審視高蘭喬西班牙駐上海總領事館和塞萬提斯學院的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以科幻為十月旋律,近期舉
2022-10-28 15:36
原標題:洋學子品讀中國古詩詞薄圣儀???????中國古詩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厚積淀的表現(xiàn),也是探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把鑰匙,深受海外
2022-10-28 15:34
原標題:鳳凰老家寨:留住淳樸巧鎖鄉(xiāng)愁中國旅游報記者高慧通訊員吳東林“要了解鳳凰,就要先了解苗族;要了解苗族,就要先了解老家寨。”人們
2022-10-28 15:41
原標題:福建積極推動“福”文化產(chǎn)業(yè)化轉化利用中國旅游報訊(李金枝)近日,福建省文化改革發(fā)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fā)《關于推動“福”文化
2022-10-28 15:27
原標題:《陽光之下》原班人馬二搭《不期而至》定檔11月2日中新網(wǎng)北京10月28日電由蔡文靜、彭冠英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不期而至》定檔11月2日播
2022-10-28 15:41
原標題:現(xiàn)實題材網(wǎng)?。簩で?ldquo;邊緣”與“普遍”的平衡胡祥自誕生以來,網(wǎng)劇的一大特性便是追求超脫現(xiàn)實的爽感,近年來的網(wǎng)劇卻在現(xiàn)實主義的開
2022-10-28 09:42
原標題: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青銅器紋樣周歷(引題)穿越千年打卡青銅器背后故事(主題)本報訊(記者高麗)天津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千銅千
2022-10-28 09:38
原標題:遼寧:120余件化石還原中生代時期生物樂土光明日報記者?劉勇?光明日報通訊員?李青坡地球上第一只帶羽毛的恐龍長什么樣?最早的被子
2022-10-28 09:46
原標題:柿子霜降時節(jié)如意果敦敏俗話說:“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霜降節(jié)氣過后,紅彤彤的柿子就可以下樹上市了。一個個圓潤飽滿、清甜軟
2022-10-28 09:44
原標題:新疆多處“千年石窟”41個洞窟壁畫獲修復中新網(wǎng)烏魯木齊10月27日電(茍繼鵬)“自2010年至今,通過向國家文物局申請立項報批,與中國文
2022-10-28 08:26
原標題:第33屆“飛天獎”將揭曉,這些電視劇入圍你喜歡哪部記者在今日召開的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7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典禮新聞
2022-10-28 08:43
原標題:古老中國故事當代打開方式(主題)上海大劇院探索“東方舞臺美學”之路(副題)新民晚報記者朱淵從2019年全新昆曲《浮生六記》,到昆
2022-10-27 18:34
原標題:馬王堆漢墓新發(fā)現(xiàn):出土絲織品中織有成句吉祥語新華社長沙10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張玉潔、孫毅記者27日從湖南博物院獲悉,湖南博物院專
2022-10-27 16:44
原標題:江西贛州發(fā)現(xiàn)“贛南道東關”石柱系清代重要文物近日,江西贛州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組織人員在贛州城東貢江河道考察時,在贛州市建春門
2022-10-27 16:34
原標題:非遺“活化”成熱門話題(引題)這群“90后”年輕人讓非遺走進生活(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馬思泳嶺南熱土,歷史底蘊深厚,以非遺文化為
2022-10-27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