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視角中,天上的星星似乎是亙古不變的。然而,天文學家早已發(fā)現(xiàn),包括太陽在內(nèi)的所有恒星,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當一顆恒星走向死亡時,如果繞其旋轉(zhuǎn)的行星離得夠近,那么行星將被無情地吞噬掉!
最近,由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gòu)在著名的科學雜志《Nature》上就報道了一顆正在死亡的恒星吞噬其周圍行星的事件,盡管這樣的場景早已被預測,但這是第一次真正被捕捉。
那么,為什么我們需要關(guān)注這樣一個聽起來似乎與我們毫無關(guān)系的事情呢?事實上,未來,地球也將面臨相同的命運。
(資料圖)
從誕生到死亡,恒星的一生會經(jīng)歷不同的演化階段。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恒星所處的時間最長的階段是“主序”階段,我們的太陽當前就處在這一階段。離開“主序”階段后,恒星將邁向死亡,這就意味著恒星的燃料即將耗盡。在這個瀕死的過程中,恒星體積會變得越來越大。例如,質(zhì)量為0.7到2倍太陽質(zhì)量的恒星,其死亡過程中的最大半徑約能達到“主序”階段半徑的300倍。如此的龐然大物必然會將周圍的一些軌道半徑較小的行星吞噬掉。
在未來,這樣的畫面也會出現(xiàn)在太陽系內(nèi)。太陽當前的年齡約46億歲,隨著太陽年齡越來越大,它的體積也會越來越大,根據(jù)恒星演化模型推算,再過約64億年,太陽將迅速膨脹;之后約3億年,太陽將膨脹到水星和金星軌道的大小,并將它們吞噬;再經(jīng)過約2億年,太陽將膨脹到地球和火星軌道的大小,屆時我們的地球和火星也將被太陽吞噬。
目前天文學家觀測到的很多系外行星最終都可能被其恒星吞噬,然而直接捕捉到這樣的事件的概率非常低。據(jù)估計,我們生活的銀河系每年最多只發(fā)生幾起這樣的事件。而要捕捉此類現(xiàn)象,對觀測的要求非常之高:它需要能夠同時觀測非常大的天區(qū)、需要對這些天區(qū)進行持續(xù)的觀測、需要能夠觀測到很暗弱的源。用天文學家的話來說,就是需要高靈敏度、大視場的時域巡天觀測。
在這項最新的發(fā)現(xiàn)中,研究人員使用的數(shù)據(jù)來自于加州理工學院的ZTF光學波段時域巡天觀測的結(jié)果,該巡天項目始于2017年,一次觀測能觀測47平方度(相當于200多倍月亮的尺度),使用的望遠鏡口徑約為1.2米。
2020年,研究人員在利用ZTF巡天觀測數(shù)據(jù)搜尋一類爆發(fā)的雙星系統(tǒng)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個天體事件。該團隊搜尋的雙星系統(tǒng)在爆發(fā)時亮度會增加1000倍以上,而在這個事件中,天體的亮度只增加100倍左右。后續(xù),研究團隊搜集了其它的數(shù)據(jù),并結(jié)合了計算機模擬,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后,最后認定這很有可能是“正在死亡的恒星吞噬其周圍行星”的事件。
當前,我國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此類設(shè)備的研制和建設(shè)。例如,目前云南大學的多通道測光巡天望遠鏡Mephisto已經(jīng)建成,并且能同時在三個波段進行觀測;正在籌建中的“司天工程”未來可以實現(xiàn)大天區(qū)(1萬平方度,相當于5萬倍月亮的尺度)高頻次(30分鐘觀測一次)觀測。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和紫金山天文臺共建的2.5米“墨子”巡天望遠鏡,預期在今年夏天開始觀測,和ZTF巡天相比雖然視場小一些(6.55平方度),但是由于臺址好,望遠鏡的口徑大,所以靈敏度要高10倍。
隨著我國的這些觀測設(shè)備投入使用,未來我們也將有望捕捉到此類恒星吞噬其周圍行星的事件。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房敏
審核:韓文標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 研究員
出品:中國科協(xié)科普部
來源: 星空計劃
標簽:
上一篇:安徽利辛:助力中高考 愛心獻學子 新動態(tài)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多地皮影戲班齊聚“中國皮影之鄉(xiāng)”:好戲又開場中新網(wǎng)蘭州6月1
2023-06-15 08:44
原標題:關(guān)于上海和上海人還有更多面的藝術(shù)呈現(xiàn)方式電影中的梅到底是一
2023-06-15 08:36
原標題:北京人藝打造女性題材話劇《晚安,媽媽》中新網(wǎng)北京6月14日電
2023-06-15 08:36
原標題:閩南小城漳州攜閩越遺存亮相上海帶來“山海之約”中新網(wǎng)上海6
2023-06-15 08:37
原標題:《全員加速中》全新改造后重回熒屏(引題)AI助力生存挑戰(zhàn)類綜
2023-06-15 08:46
原標題:大型海洋人文紀錄片|《走向深藍》第四集《藍色夢幻》海洋孕育
2023-06-15 07:43
原標題:《愛與尊嚴的時刻》:對話13位極具影響力的當代文學名家工人日
2023-06-14 22:45
原標題:激活青年潮流文化,《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書寫華語說唱熱愛
2023-06-14 21:41
原標題:觀眾與舞者同臺(主題)瑞士約書亞·蒙登舞蹈團亮相(引題)解
2023-06-14 16:56
原標題:天津理工大學(引題)木雕博物館開館(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
2023-06-14 15:47
6月13日,瑞士約書亞·蒙登舞蹈團的演員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表
2023-06-14 15:54
原標題:星海音樂廳25周年開啟華彩篇章(引題)兩部《黃河》輝映精彩紛
2023-06-14 15:44
原標題:倒計時七天!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開幕在即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
2023-06-14 15:51
原標題:國家科技傳播中心“首展”開展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黃哲雯在第
2023-06-14 15:32
原標題:百人競技剁蕎面延安日報訊(記者劉小艷通訊員張娜)“又是膾炙
2023-06-14 14:42
原標題:重新發(fā)現(xiàn)非遺匠心之美《非遺新傳》帶你看→泱泱華夏、源遠流長
2023-06-14 14:34
原標題:非遺里的中國(引題)一個字符一首情歌壯族的“歌譜”太特別(
2023-06-14 14:45
原標題:300余件攝影作品展示京津冀文化遺產(chǎn)之美(引題)北京國際攝影
2023-06-14 14:48
原標題:當網(wǎng)絡犯罪分子遇到颯爽女檢察官(引題)熱播劇《公訴》拓展司
2023-06-14 14:55
原標題:第18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將在南寧舉行共謀智慧圖書館建設(shè)合作
2023-06-14 13:53
原標題:“安陵容”轉(zhuǎn)型大銀幕(引題)陶昕然新片《夾縫之間》獲好評(
2023-06-14 12:40
原標題:第二季《中國好聲音》亞軍張恒遠因病去世,年僅36歲新民晚報記
2023-06-14 11:54
原標題:《閃電俠》大銀幕沉浸見證閃電俠“沖破光速”新民晚報記者孫佳
2023-06-14 11:37
專訪侯明昊、周也:演員需要內(nèi)心強大,有壓力才有動力中新網(wǎng)北京6月13
2023-06-14 11:55
原標題:導演烏爾善與“紂王”費翔“劇透”《封神三部曲》:(引題)用
2023-06-14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