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了新冠,躲過了甲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沒躲過呼吸道合胞病毒”
最近
多家媒體報道
甲流高峰才過去不久
在多地醫(yī)院兒科門診
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又多了起來
“又發(fā)熱了”“這次是咳嗽厲害”
“跟拉風箱一樣,有點像哮喘”
很多家長看著發(fā)熱難受的孩子心急如焚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家長分享了孩子近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過程,感嘆這個病毒來勢洶洶,甚至比新冠、甲流可怕,讓人忐忑不安。
“最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處于高峰。目前因咳嗽、喘息住院的患兒中,在浙大兒院占據(jù)首位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這些孩子一般都因為持續(xù)發(fā)熱、咳喘明顯而住院。目前呼吸內(nèi)科病房里住著三十多位因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導致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患兒?!?/p>
浙大兒院呼吸內(nèi)科主任唐蘭芳表示:“若近期4-5歲以下孩子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喘息等癥狀,需警惕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p>
她同時提醒:以往感染RSV的主要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而這次不少4-5歲兒童也感染了。因此,如果是讀幼兒園及以下的孩子出現(xiàn)發(fā)熱、喘息、咳嗽、鼻塞流涕等癥狀,要警惕RSV感染。
HRSV為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屬的RNA病毒。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HRSV,但HRSV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HRSV感染后,潛伏期通常為2-8天,臨床表現(xiàn)以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早期HRSV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臨床表現(xiàn)如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
HRSV感染患兒大多數(shù)癥狀會在1-2周內(nèi)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發(fā)展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xiàn)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多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喘息,極少部分進一步加重出現(xiàn)呼吸急促和喂養(yǎng)困難等,嚴重者可發(fā)展為呼吸衰竭。
相比以往,這個季節(jié)暴發(fā)RSV感染,是否反常?可能跟哪些原因有關?
反常,原因是:RSV感染在全球呈廣泛流行,受地理位置、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影響,在我國,RSV感染好發(fā)于冬春季(約為11月至次年2月),以往一到冬季,RSV感染的患兒便與日俱增,而去年冬季卻一反常態(tài),大多為新冠病毒或者流感感染,鮮少出現(xiàn)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從今年4月開始,RSV感染與日俱增,一部分病情持續(xù)時間較久。
造成這一反常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與疫情期間自我保護有關,通過佩戴口罩、居家隔離及勤洗手消毒等措施,切斷了RSV的傳播途徑,降低了RSV的感染率,同時因為接觸的減少,兒童對該病毒的免疫力也普遍降低,而隨著國內(nèi)疫情的有效控制,防控政策的轉(zhuǎn)變,大眾活動范圍擴大,人員聚集,從而造成RSV的感染增加,導致反季流行。
年初至今,主要有三種病毒在流行,為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RSV,這三種病毒都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且傳染性強的病毒,均會引起發(fā)熱、咳嗽及鼻塞流涕等癥狀,因此有時很難區(qū)分感染了哪種病毒,雖然他們有不少相似的癥狀,但也是有一些區(qū)別的,如流感病毒感染潛伏期短,通常是突然發(fā)熱,高熱為主,而另外兩種則是逐漸發(fā)病,且RSV感染的患兒中腹瀉較為少見,明確診斷的話建議進行相關核酸或抗原檢測。
1.6月齡以下的嬰兒,尤其是冬季出生的嬰兒。
2.入住托兒所的嬰兒。
3.存在基礎肺病的嬰兒和兒童,如支氣管或肺發(fā)育不良
4.早產(chǎn)兒
5.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和兒童
6.暴露于二手煙的嬰兒
7.持續(xù)性哮喘患者
8.心肺疾病成年患者
9.在養(yǎng)老院中的老年人
10.患慢性肺病的老年人
上述人群,應格外注重疾病預防,在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表現(xiàn)后,應密切監(jiān)測癥狀情況,必要時應及時送醫(yī)。
RSV感染的患兒,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喘息及發(fā)熱,大多數(shù)病情較輕,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后病情便可好轉(zhuǎn);若患兒出現(xiàn)發(fā)熱持續(xù)3天以上、咳嗽喘息明顯,甚至有鼻翼煽動、呼吸急促、呻吟、呼吸時胸部凹陷,或有精神不好、煩躁不安、喂養(yǎng)困難或脫水等癥狀,家長需及時送孩子就醫(yī)。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正在研制中,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治療,大多治療措施只能緩解癥狀,所以其預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藥物性預防措施,比如:做好手衛(wèi)生,對環(huán)境進行消毒等。
1.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日常生活中勤洗手,避免未洗手就觸摸臉、眼睛、鼻子和嘴巴??人院痛驀娞鐣r,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
2.戴口罩,不聚集。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節(jié),嬰幼兒應盡量不去人員密集區(qū)域,尤其是兒童密集區(qū)域,外出佩戴醫(yī)用外科口罩。
3.多通風,勤消毒。如果家中有患者時,盡量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颊呤褂眠^的物品及生活的房間環(huán)境每天進行清潔消毒。毛巾、衣物等織物建議單獨洗滌,選擇陽光暴曬或烘干;食具去除殘留物后,煮沸消毒15分鐘以上?;颊哂眠^的手帕和紙巾等垃圾要妥善處理,放入單獨垃圾袋不得隨意丟棄。
4.推薦母乳喂養(yǎng)到6月齡以上。母乳中的抗體IgA對寶寶有保護作用,能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
5、避免接觸有感冒癥狀病人。避免與有感冒癥狀的病人親吻、握手,也不要與其分享杯子、餐具和玩具等。
6.遠離吸煙環(huán)境。研究顯示,父母吸煙或家庭中有吸煙者,寶寶因嚴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住院率是無吸煙家庭的2.53倍。不僅不能當著寶寶面抽煙,寶寶不在家也不能抽煙,因為煙霧沉積在沙發(fā)、床上,依然能對寶寶產(chǎn)生持續(xù)影響。
標簽:
上一篇:廣豐:防范災害風險 共筑生命防線-快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玉楮流芳”展今起向公眾免費開放,多部“國寶”級珍品或孤本亮相(引題)宋元古籍首展,上博亮出
2023-05-16 10:35
原標題:當明星演員陸續(xù)登上舞臺之后——(引題)“流量”讓話劇變得更好了嗎?(主題)文匯報記者王筱麗“
2023-05-16 10:33
原標題:汪曾祺的旅美心史最近重讀汪曾祺先生的書信集《飛鴻傳書寄真情》(譯林出版社2021年),他從1987年8月
2023-05-16 10:44
原標題:博物館賦能美好生活故宮博物院“何以中國”展覽人氣火爆,引發(fā)熱議;甘肅省博物館銅奔馬毛絨玩具網(wǎng)
2023-05-16 09:36
原標題:《最后的真相》定檔8·18黃曉明首演“廢柴”律師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昨日,由黃曉明監(jiān)制,李太閣執(zhí)
2023-05-16 09:47
原標題:劉若英:說好的“下次見”讓你們等了三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暌違七年,劉若英“飛行日巡回演唱會
2023-05-16 09:38
原標題:《乘風2023》:徐懷鈺被指“劃水”,冤嗎?于理《乘風2023》做到第四季了,固然人們多少擔憂這個IP
2023-05-16 08:46
原標題:“觀”和“演”成就鮮活的藝術生命(主題)──訪青春版《牡丹亭》柳夢梅的扮演者俞玖林(副題)天
2023-05-16 08:52
原標題:拉動夜間經(jīng)濟促進文旅消費帶動周邊市場(引題)北京演唱會市場強勁復蘇(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5
2023-05-16 08:42
原標題:10年來組織上千場公益閱讀活動,江西贛州章貢區(qū)閱讀推廣人李剛——(引題)“一本書,就是一顆種子
2023-05-16 08:45
原標題:AI歌手刷屏或涉多項侵權(主題)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規(guī)范(副題)北京日報記者袁璐繼繪畫、文案之后
2023-05-16 08:53
原標題:澳門特區(qū)第六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閉幕新華社澳門5月15日電(記者李寒芳劉剛)為期一個月的澳
2023-05-16 07:33
原標題:“走讀江岸”傳承城市文脈5月13日,湖北武漢江岸區(qū),志愿者正在為游客講解石庫門建筑群——咸安坊
2023-05-16 07:45
原標題:惹眾怒!演員被無限期停止工作,鈞正平發(fā)聲澎湃新聞綜合報道5月13日,有網(wǎng)友發(fā)文稱,笑果北京脫口
2023-05-16 07:56
原標題:笑果文化致歉:無限期停止!5月15日下午,笑果文化官方社交媒體平臺發(fā)布聲明稱,已無限期停止脫口
2023-05-16 07:36
原標題:這名演員,無限期停演!相關公司被立案調(diào)查!近日,有網(wǎng)友發(fā)文稱笑果北京脫口秀專場中,演員的段子
2023-05-16 07:47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展開幕在即多件“國寶”級珍品或孤本亮相“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
2023-05-16 05:34
原標題:《北京2022》群像海報發(fā)布致敬每一位冬奧人工人日報客戶端5月15日訊(記者陳俊宇朱亞男)5月15日,
2023-05-16 05:55
原標題: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今晚開啟北京晚報訊(記者李洋)今晚入夜后,玉淵潭公園的櫻珞花谷將奇幻變身成
2023-05-15 22:49
原標題:?安徽蕪湖:打造消費新陣地煥發(fā)古城新活力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彭澳麗大學生電競聯(lián)賽、二次元宅舞舞
2023-05-15 16:38
原標題:邂逅多彩大明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王晶玥從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稱帝至1572年,明朝走過204個年頭,歷
2023-05-15 16:41
原標題:《速度與激情10》羅馬首映(引題)查理茲·塞隆美艷現(xiàn)身(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速度與激情10》
2023-05-15 16:52
原標題:江蘇:非遺為旅游增添了地域文化底色中國文化報記者張婧近年來,江蘇創(chuàng)新開展“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
2023-05-15 16:41
原標題:寧夏:“星星的故鄉(xiāng)”從“網(wǎng)紅”到“長紅”中國文化報記者劉海紅202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文化和旅游
2023-05-15 16:34
原標題:第三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在鄭州閉幕這是5月12日拍攝的第三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現(xiàn)場。5月
2023-05-15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