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術在很多人心中“高大上”得遙不可及,其實航天技術不僅服務于高端科學研究,還可以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和驚喜。近日,一則“網(wǎng)購衛(wèi)星進行太空自拍服務”的消息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也讓人們深切感受到了航天技術離生活有多近。那么,有哪些生活便利服務其實是航天技術的貢獻?讓我們來看看其中有哪些驚喜吧。
【資料圖】
新消費新互動
3月30日,我國首個商業(yè)衛(wèi)星工廠生產的民用衛(wèi)星上架淘寶,標價200萬元~3000萬元不等,消費者可直接下單,還能購買衛(wèi)星“太空自拍”服務。這是我國首次在電商平臺上公開銷售衛(wèi)星產品,在世界范圍內也屬罕見。
據(jù)悉,這些衛(wèi)星都屬于微小衛(wèi)星,主要用于科研教學、遙感監(jiān)測、通信導航等領域。消費者購買后,需要與衛(wèi)星服務商確認具體需求、合同細節(jié),然后安排發(fā)射。如果一切順利,最快半年左右,衛(wèi)星就可以入軌運行。
除了購買整顆衛(wèi)星外,消費者還可以享受現(xiàn)場觀禮、個性化銘刻、在軌運維等服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空自拍”。這項服務可以讓用戶上傳自己的圖片,在衛(wèi)星顯示屏上呈現(xiàn),并把顯示屏和太空背景巧妙結合,讓用戶收獲別具一格的太空紀念照片。
網(wǎng)購衛(wèi)星和“太空自拍”服務不僅是航天技術與電商平臺的創(chuàng)新結合,還是航天技術與民眾生活的新型互動。這種新的消費和服務模式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和好奇心,也有望推動航天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激發(fā)全社會對航天事業(yè)的關注和支持。
舒適享受免尷尬
直播帶貨賣衛(wèi)星聽起來很新鮮,其實只是航天技術服務大眾的小例子。在不經意間,航天科技其實已經悄然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有它的身影,幫助我們更舒適更輕松,免除不少尷尬。
春日暖陽和煦,陽光正在悄然釋放威力。很多人出門會準備好太陽鏡,而新型太陽鏡就與航天科技密不可分。
在太空中,沒有大氣“掩護”,航天員面臨更嚴峻的考驗,頭盔護目鏡很可能被太空灰塵和粒子刮傷,不僅干擾工作,還可能損害眼睛。為此,科學家發(fā)明了特殊的鏡片耐磨涂層。太陽鏡鏡片早期只是染色玻璃或樹脂,后來航天技術被應用推廣,使其耐刮擦性能提高了10倍以上,更好地幫助我們保護眼睛,享受陽光。
隨著黑夜降臨,忙碌一天的人們躺在柔軟舒適的床墊和枕頭上,放松身心。如果你仔細觀察新一代床上用品,會發(fā)現(xiàn)其材料大有學問。很多商家會重點強調使用了記憶海綿,這是一種能夠根據(jù)人體壓力和溫度自動調節(jié)形狀的材料,保持恰到好處的狀態(tài),給用戶提供最佳的支撐和舒適感。
其實,記憶海綿最初用于太空任務,另一個名稱“太空零壓力宇航棉”就透露了它的身世。它不但能吸收沖擊力,還能快速塑形,使航天員在失重環(huán)境中穩(wěn)固姿態(tài)。后來,這種材料被商家利用,讓我們享受到甜美的夢鄉(xiāng)。
紙尿褲是顯著緩解尷尬、減輕疲勞的重要發(fā)明,日常吸收大量水分,讓寶寶或小動物保持干爽。如今,新手爸媽和寵物達人采購紙尿褲時,多半會看到“太空”宣傳語。
事實上,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航天服應用了特殊的高分子吸水樹脂材料,區(qū)區(qū)數(shù)十克就能吸收一大杯水,方便航天員在太空工作生活,包括在月球“應急”。商機促使原本簡陋的紙尿褲進化成“尿不濕”,幫寶媽省了很多麻煩。
不僅便利更救命
近日,頤和園昆明湖進入游船季,200艘小游船裝上了北斗終端。游客在行駛中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通過終端一鍵呼叫,工作人員能夠快速定位游船,及時提供服務、支援等。這堪稱航天導航技術進一步推廣的生動案例。
其實,現(xiàn)代人去任何地方往往都離不開導航,這背后是龐大的航天技術系統(tǒng)支撐。人造衛(wèi)星和地面站點緊密協(xié)作,實時確定地球上任何位置的經緯度、高度等信息,為全球或特定區(qū)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性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小到散步觀光,大到執(zhí)行復雜任務和應急行動,都從中受益匪淺。
隨著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取得成功,納米氣凝膠進入大眾視野。薄薄的納米氣凝膠可以讓鮮花和手掌不怕上千攝氏度的烈焰,令人驚嘆。這是一種輕質、高強度、高隔熱性材料,含有大量納米孔隙,能夠有效地阻擋熱量傳遞,在祝融號火星車、長征系列火箭的一些關鍵部位上發(fā)揮了關鍵作用,使航天器免受極端溫度的破壞。
另外,這種材料已經應用在建筑保溫結構中,使人們享受安全舒適。這種材料還可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模塊之間,顯著減少因電池溫度過高而引起火災的情況。在吸收噪聲、遇熱報警等方面,納米氣凝膠同樣應用潛力巨大。
提到防范火災,我們在公共場所會看到墻壁或天花板上的煙霧探測器。這種設備能夠及時監(jiān)測異常,發(fā)出警報,助力逃生。其實,這是一項太空技術轉民用的經典成果,原型就是空間站里的可調式煙霧探測器,能夠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調節(jié)靈敏度和響應時間,準確地檢測到火災危險。
其實,航天科技服務生活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追劇看直播背后的衛(wèi)星系統(tǒng),在昔日“網(wǎng)絡禁區(qū)”飛機上享受高速“沖浪”,快餐里的脫水蔬菜包和特制醬包,ICU重癥監(jiān)護系統(tǒng),商品上的條形碼,更有必看的天氣預報……這些都是在航天技術的推動下發(fā)展和完善起來的。很多航天科技的“接地氣”應用想必會讓不少人意外驚訝,畢竟它們不是冷冰冰的“高大上”,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作者: 顧祥玉)
標簽: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深海危機》15日上映(引題)黃建新:真正反恐片在中國電影中較少見(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4月15日,中國首部海上反恐題材影
2023-04-14 16:56
原標題:電視劇《無間》《薄冰》熒屏熱播(引題)諜戰(zhàn)“風起”,成色幾何?(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帆近日,電視劇《無間》《薄冰》熒屏熱播,
2023-04-14 16:41
原標題:梅花大獎得主裴艷玲津門會知音暢聊難忘天津情緣(圖)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日,梅花大獎得主裴艷玲見面會在津舉行。
2023-04-14 16:34
原標題:“這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一份‘作業(yè)’”(主題)——十卷本《王水照文集》在滬出版(副題)光明日報記者顏維琦“這部《文集》是我這輩
2023-04-14 15:33
原標題:2023北京書市今天開幕!參展書品種創(chuàng)歷年最高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路艷霞程功4月14日,展期11天的2023北京書市開幕,書市以朝陽公園為主
2023-04-14 14:34
原標題:兩代刑警追溯十三年懸案(主題)陳建斌、陳曉合演《塵封十三載》雙線糾纏打造新懸疑效果(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由陳建斌、陳曉主演
2023-04-14 14:33
原標題:《超能一家人》延續(xù)開心麻花喜劇風北京晚報訊(記者袁云兒)“老實人”艾倫大戰(zhàn)“大反派”沈騰,開心麻花奇幻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7
2023-04-14 14:38
原標題:2022年度人民文學獎在瀘州頒獎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光明日報瀘州4月13日電(記者劉江偉)2022年度人民文學獎頒獎典禮13日在四川瀘州舉行
2023-04-14 14:54
原標題:《青春之城》聚焦大灣區(qū)創(chuàng)業(yè)故事北京晚報訊(記者李夏至)回首歌頌拼搏者,聚焦大灣區(qū)創(chuàng)業(yè)故事,描繪大灣區(qū)奮斗者“創(chuàng)業(yè)圖鑒”的電視
2023-04-14 14:38
原標題:北京豐臺將書展開到社區(qū)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賴志凱通訊員鮑豐鑫新書簽售、閱讀沙龍、名家講堂 芳菲四月,書香正濃,4月14日至4月
2023-04-14 11:54
原標題:當AI開始歌唱,人類的歌聲還能否被聽到?中新網(wǎng)北京4月14日電(記者王詩堯)“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呼吸都由AI演唱。”AI唱歌雖然已經不是
2023-04-14 09:42
原標題:文化和旅游部擬對未成年人參與劇本娛樂活動設置保護條款文化和旅游部4月13日發(fā)布公告,就《劇本娛樂管理暫行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公開
2023-04-14 09:49
原標題:同一APP換個端口收聽得重新交費會員收聽一些專輯還得再充值(引題)視聽類App能否“只收一次費”?(主題)法治日報記者文麗娟用手機
2023-04-14 09:45
原標題:青色,解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色彩密碼包巖青色,是春天的顏色。無論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還是“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
2023-04-14 08:41
原標題:青年電影人將鏡頭對準人間煙火(主題)帶著大銀幕上的中國故事“揚帆遠航”(副題)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蔣肖斌《萬里歸途》《刺殺小說
2023-04-14 08:36
原標題:類型拓展表達創(chuàng)新(引題)海上反恐題材影片《深海危機》在京首映(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徐嘉偉)海上反恐題材影片《深海危機
2023-04-14 08:35
原標題:《無間》最大的看點是演員(主題)首次當導演的奇道對“實力派”贊不絕口(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由靳東、王麗坤、張志堅、王志文主
2023-04-13 22:37
原標題:第十四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qū)征文正式啟動第十四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qū)征文11日正式啟動。即日起,香港大中小學生及35歲以
2023-04-13 15:54
原標題:海派皮影戲亮相首屆全國小劇場戲劇展演(引題)?《花木蘭》捧起“紫金杯”(主題)新民晚報訊(記者趙玥)4月2日至4月12日,首屆全國
2023-04-13 15:53
原標題:現(xiàn)代京劇《東方大港》展現(xiàn)中國創(chuàng)新故事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伴隨著舒緩的回憶曲,舞臺紗幕上播放的泛黃的青島港老照片,昨晚,青島
2023-04-13 15:49
原標題:舞劇《歌唱祖國》再現(xiàn)經典誕生歷程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4月16、17日,由無錫市歌舞劇院創(chuàng)作演出的現(xiàn)實題材舞劇作品《歌唱祖國》在國
2023-04-13 15:45
原標題:為何靳東演不好這部諜戰(zhàn)劇◆孫佳音由靳東、王麗坤、張志堅、王志文等主演的諜戰(zhàn)劇《無間》正在熱播。開播伊始,就有網(wǎng)友吐槽劇情雜亂
2023-04-13 15:55
原標題:全國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覽舉辦(引題)?崇尚經典內化出新(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的璀璨瑰寶,是具有代表
2023-04-13 14:45
原標題:重溫《自由與愛情》,“全球最大裴多菲之書”亮相(主題)將在上海圖書館東館展至五月中旬(副題)文匯報訊(記者許旸)“生命誠可貴
2023-04-13 14:32
原標題:西班牙鋼琴家馬里奧來寧演奏:(引題)?在中國,看到了古典音樂的未來(主題)新華日報記者周嫻馬里奧·阿隆索,是西班牙“鋼琴王子
2023-04-13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