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怡輝 注冊營養(yǎng)師 醫(yī)學碩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審核:王軍波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如今,“富貴病”盛行,尤其是糖尿病最讓人“擔驚受怕”。崇尚健康飲食方式的人,首先做的就是“戒糖”,因為糖(或甜食)只能帶來一時的快樂,但可能會帶來肥胖、齲齒、糖尿病等健康的困擾,只能對其“忍痛割愛”。
■最應該戒哪類糖?
答案是食用糖,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游離糖”。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定義的游離糖包括以下3類。
?制造食品時所加入的蔗糖(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葡萄糖和果糖等。
?食品工業(yè)中常用的淀粉糖漿、麥芽糖漿、葡萄糖漿、玉米糖漿和果葡糖漿等甜味的淀粉水解產(chǎn)品。
?純水果汁和濃縮水果汁,以及存在于蜂蜜中的糖。
而游離糖不包括以下3類。
?完整的新鮮水果和蔬菜中天然存在的糖。
?奶類中的乳糖。
?糧食和薯類中的淀粉。
一個成年人每天游離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總攝入能量的10%以下,如果降至5%以下,或者糖每天攝入量約25 g對身體有更多益處。舉個例子,一個輕體力勞動的女性,如果每天需要攝入的總能量為1500 kcal,那么來自游離糖提供的能量建議不要高于150 kcal(相當于37.5 g糖)。每天攝入37.5 g糖,其實比我們想象中要容易。例如,市售的很多純果汁,含糖量在16%~20%,喝上一杯(約200 ml),糖的攝入量基本就超量了。
■水果中的糖
那么,水果里的糖與加工食品里添加的糖是不是一回事呢?水果是不是健康食物?“戒糖”是不該喝果汁還是連水果都應該戒了?為大家歸納了以下3點來解答大家對上述問題的疑惑。
?新鮮的水果當然是健康食物。雖然從糖的組成來說,水果中天然存在果糖、葡萄糖,以及這2種糖復合的蔗糖,但水果中糖的密度要低得多。而且,水果并非像碳酸飲料那樣只能提供能量。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zhì)(番茄紅素、花青素等),這些使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更高。因此,新鮮的水果不屬于受限制的游離糖。
?市售的果汁,無論多純,都建議少喝(每天<1杯,約200 ml)或不喝,可視同為與戒斷可樂等含糖飲料一樣的待遇。如果某產(chǎn)品號稱“低糖”,那么要看它是否達到營養(yǎng)標簽上說明的低糖標準(100 ml液體或固體中的糖含量<5 g)。
?盡量吃水果(最好吃全食物),如果由于身體的原因(如牙不好),或者特殊階段的特殊需要(如輕斷食中),也可以在家自制鮮榨果汁或果昔。鮮榨果汁在制作過程導致部分粗纖維流失(只保留了可溶性膳食纖維,使糖的吸收更加容易),果昔基本保留了完整的水果成分(纖維被細化,喝起來容易,糖的吸收也容易)。如果將水果制作成果汁或果昔,最好添加蔬菜,制作成蔬果汁,而非純果汁,并且蔬菜的用量要大于水果的用量,這樣才更加健康。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戒糖”如同“戒煙”一樣有難度。這世上偏有那些“好事者”,造出了比糖更甜、能量卻沒有那么高的替代品,即大家耳熟能詳?shù)母鞣N代糖。這些“好事者”計劃得很完美,既能品嘗到甜味,又不用擔心能量。只要攝入的能量不高,便不會造成健康困擾。
■代糖一定安全嗎?
已有的人群試驗表明,健康的成年人吃一個星期的代糖,會出現(xiàn)高血糖的癥狀。這一結論與很多動物實驗的結果有高度一致性。導致血糖升高的并非這些代糖物質(zhì)本身,而是代糖進入人體后不能被人體消化,但可以直接成為腸道內(nèi)某些微生物的能量來源,而這些被代糖“滋養(yǎng)”的菌群才是高血糖的“幕后推手”??磥砣藗兿胪ㄟ^長期應用代糖來達到“戒糖”的目的,并非有效的解決方案,還是從減少或戒掉食用糖開始行動吧!
上一篇:每天喝8杯水的正確打開方式 每日播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中國社科院揭曉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fā)現(xiàn)央視網(wǎng)消息:今天(2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召開。論壇共收到來
2023-02-22 16:38
原標題:新發(fā)現(xiàn)!山西霍州窯出土大量窯具及瓷片標本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山西霍州陳村金元時期瓷窯考古新發(fā)現(xiàn),霍州窯位于山西省臨
2023-02-22 16:56
原標題:《君子盟》里的鏡花水月術文 李開周請閉上眼睛,想象這樣一組鏡頭:一個白衣飄飄的青年士子,一盞斑駁陸離的青銅水器,士子為水器注入
2023-02-22 15:38
原標題:白舉綱劉令飛領銜主演(引題)?中文原創(chuàng)音樂劇即將上演(主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2月23日—26日,廣州大劇院將迎來由中
2023-02-22 15:51
原標題:蘇軾:我不是“藥神”文 邱俊霖北宋文豪蘇軾是出了名的“斜杠青年”,他的主業(yè)是公務員,愛好寫詩詞、做文章。當然了,他還有很多其他
2023-02-22 15:53
原標題:電視劇《風雨送春歸》壓了5年終于播出(引題)?劣質(zhì)“換臉”再現(xiàn)引來吐槽一片(主題)北京晚報記者李夏至反腐題材電視劇《風雨送春歸
2023-02-22 15:38
原標題:齊白石《松鷹圖》等精品亮相拍賣會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2月20日至21日,北京榮寶2022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在北京嘉里大酒店迎來預展。
2023-02-22 14:48
原標題:北京京劇院創(chuàng)排莫里哀《吝嗇鬼》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當莫里哀喜劇遇上中國京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昨天,小劇場京劇《吝嗇鬼》
2023-02-22 14:32
原標題:張藝謀擔任監(jiān)制陸川執(zhí)導(引題)?電影《北京2022》記錄北京冬奧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去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圓滿
2023-02-22 10:52
近期,優(yōu)質(zhì)國產(chǎn)年代劇頻繁引發(fā)“隔代追劇”現(xiàn)象,以改革開放為創(chuàng)作背景的《風吹半夏》就是其中一部。在看似云淡風輕的名字下,該劇講述了時代
2023-02-22 10:55
原標題:權威快報|“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fā)現(xiàn)”揭曉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2
2023-02-22 10:56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掛牌水下文化遺產(chǎn)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為更好保護、傳承、利用水下
2023-02-22 10:47
原標題:藝術展覽如何化解“甜蜜的煩惱”蔡敏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觀展”熱,去一些名氣很大的展覽上“打卡”、集章,購買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等
2023-02-22 08:44
原標題:守正創(chuàng)新,重現(xiàn)大師風采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zhàn),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恨只恨無道秦把生靈涂炭……”這段1
2023-02-22 08:32
原標題:如何讓一頓飯有效參與影視敘事(引題)?影視劇中“吃飯戲”的熱鬧與門道(主題)桂琳影視劇中,一頓飯僅僅是一頓飯嗎?答案顯然是否
2023-02-22 08:40
原標題: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邱志杰——(引題)?人工智能“推著”繪畫往前走(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如今,人工智能繪畫已成為熱門現(xiàn)
2023-02-22 08:46
原標題:非虛構歷史作品影視劇改編的困境與尺度(主題)——評《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副題)邱唐新年的古裝劇,最為吸睛的無疑要屬剛剛
2023-02-22 08:40
原標題: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開幕人民日報榆林2月21日電(記者龔仕建)近日,首屆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年會開幕式在陜西省榆林市舉辦。年會
2023-02-22 07:38
原標題:都市邏輯中的人和故事(主題)——讀王唯銘的《蝶變上?!罚ǜ鳖})陳保平如果抬頭看一棵百年大樹,你可能會有點物是人非的滄桑感。但
2023-02-22 07:44
原標題:少林武僧團瑞士演出圓滿收官全程“一票難求”中新社鄭州2月21日電(記者李貴剛)記者21日從中國嵩山少林寺獲悉,少林寺武僧團今年首次出
2023-02-22 07:52
原標題:陜西秦兵馬俑一號坑、清平堡遺址取得重要考古成果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日前,陜西省文物局發(fā)布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清平堡遺址
2023-02-22 07:34
原標題:那些爆火的文旅局長們,給當?shù)貛砹耸裁锤淖??都波社交媒體截圖。最近,黑龍江塔河縣文旅局局長都波因為一則短視頻意外走紅。視頻中
2023-02-22 07:34
原標題:青海西寧:二月二龍?zhí)ь^非遺盛宴開新頭今天(2月21日)是農(nóng)歷二月初二,民間有“二月二,龍?zhí)ь^”之說,這一天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
2023-02-22 05:37
原標題:京味年代劇升級青春靚麗版(主題)《情滿四合院》姊妹篇《情滿九道彎》央視開播(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電視劇《情滿九道彎》正在央
2023-02-21 15:54
原標題:楊派經(jīng)典《楊家將》韻味悠長(圖)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日,天津市青年京劇團菊苑芳華專場演出精彩繼續(xù),在中華劇院
2023-02-21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