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紀念衛(wèi)國戍邊烈士傳承烈士精神
(資料圖)
■縱 恒 解放軍報記者 黃宗興 馮 毅特約記者 王士剛
新年伊始,新疆軍區(qū)某團“進藏先遣英雄連”指導員鄭凱歌和該團官兵代表驅(qū)車前往康西瓦烈士陵園,看望長眠在那里的戰(zhàn)友。
紅軍橋、思遠橋、祥榕橋、焯冉橋……行駛在新藏線上,鄭凱歌望著窗外一個個醒目的路牌,淚水濕了眼眶。
2020年6月,在維護國家領(lǐng)土主權(quán)的邊防斗爭中,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4名官兵英勇犧牲。中央軍委追授陳紅軍“衛(wèi)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2022年10月,在新疆軍區(qū)黨委協(xié)調(diào)推動下,11座以衛(wèi)國戍邊烈士及烈士家鄉(xiāng)名字命名的橋梁竣工啟用,成為喀喇昆侖高原新的風景線。
作為烈士王焯冉生前的戰(zhàn)友,鄭凱歌依然清晰記得那個高原寒夜,王焯冉以生命托舉生命,將青春永遠定格在24歲。每逢重要節(jié)日和烈士犧牲的日子,團里都會舉行莊嚴的祭奠儀式,英雄的精神已融入戍邊官兵的血脈里。
讓鄭凱歌感到欣慰的是,兩年來,英雄的壯舉不僅影響著戰(zhàn)友,更感染了許多人:有人把他們的事跡寫進教材,有人不遠萬里到墓前祭奠,還有人追隨英雄足跡攜筆從戎……
英雄從未遠去,也永遠不會被遺忘。他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激勵我們繼續(xù)勇敢前行。
部隊——
以英雄的名義堅守
“康西瓦”——這座海拔4100米、遠在“天邊”的烈士陵園里,100多座墓碑默然矗立,靜靜守護著喀喇昆侖。
常年戍守邊防的官兵,每年都會前來“探望”長眠于此的英烈。幾十年來,這成為一條不成文卻人人都遵守的“規(guī)定”。
鄭凱歌告訴記者,烈士們是大家的榜樣,每當遇到困難時,他們勇敢沖鋒的身影會浮現(xiàn)在腦海中,大家就有了克服困難的動力。
“有空的時候,我會打開營長陳紅軍的社交網(wǎng)絡賬號看一看。”曾多次和陳紅軍一起執(zhí)行任務的某邊防團連長杜鵬飛說,“時間越久,營長留給我的記憶就越鮮活?!?/p>
前不久,杜鵬飛和官兵一起驅(qū)車來到康西瓦烈士陵園看望老營長。那天,他專門帶上了陳紅軍的“全家?!?,還帶來了肖思遠生前最愛吃的果凍。
杜鵬飛也是肖思遠的連長。戰(zhàn)斗中,肖思遠犧牲在他的眼前。如今,每逢探親休假,杜鵬飛和連隊官兵都把肖思遠家作為第一站,去看望“咱爸”“咱媽”。
杜鵬飛告訴記者,為了讓每一聲“肖思遠”都有回應,肖思遠生前所在的班已經(jīng)以“肖思遠”命名。
站在墓碑前,“肖思遠班”的戰(zhàn)士王明緩緩打開一封信。他說:“班長,你去過的山崗我都去過,你的足跡我已踏遍,這里有我和戰(zhàn)友,你就放心吧?!?/p>
在巡邏路上,官兵常會講起英雄的故事,一次次把英雄的模樣烙印在心里。
在幾百公里外的某邊防連,新戰(zhàn)士又從“老邊防”手里接過了鋼槍。授槍儀式上,陳祥榕生前所在連隊指導員王東特意拿出陳祥榕使用過的頭盔,講起“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感人故事。新兵們不由得熱血沸騰,那一幕幕無畏生死的戰(zhàn)斗場景,浮現(xiàn)在眼前……
昆侖無聲,官兵有情。他們說,以英雄的名義,捍衛(wèi)他們用生命守護的邊防線,就是最好的告慰。
家鄉(xiāng)——
擎起火紅的旗幟
2021年12月23日上午,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軍民迎來一個特殊的日子——“陳紅軍民兵連”正式成立?!靶l(wèi)國戍邊英雄”陳紅軍的父親陳珊耀成為連隊榮譽指導員。
拿到聘書的那一刻,陳珊耀帶領(lǐng)全連民兵舉起右手,向著“陳紅軍民兵連”連旗敬禮。望著鮮紅的旗幟,陳珊耀難掩激動:“看到大家穿迷彩服的樣子,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兒子紅軍。軍人有軍人的職責,我為紅軍驕傲。有你們這么多青年在繼承他的遺志、繼續(xù)他的事業(yè),我很欣慰?!?/p>
也是在這一天,甘肅省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代表廣大市民、全市退役軍人向陳紅軍烈士及烈屬送上慰問信,表達蘭州人民對英雄最深切的懷念。
記者從該縣人武部了解到,“陳紅軍民兵連”的成立,在全省乃至全國產(chǎn)生良好效應。民兵整組工作開始后,每天都有不少青年咨詢加入民兵連事宜,希望“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英雄精神”,全縣崇軍尚武熱情空前高漲。
在兩當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的封小兵,兩次找到縣人武部領(lǐng)導申請加入“陳紅軍民兵連”。他告訴記者,“陳紅軍走了,我們要傳承他的精神繼續(xù)奮斗?!辈坏揭粋€月的時間,這個人口約5萬的小縣城有數(shù)千人報名加入民兵連。
英雄不朽,精神長存。在河南,肖思遠和王焯冉家鄉(xiāng)的青年也接過了英雄的鋼槍?!靶に歼h民兵連”授旗儀式在河南省延津縣石婆固鎮(zhèn)舉行,50多名青年宣誓入隊;漯河市“王焯冉民兵連”成立大會上,全體民兵面向王焯冉的名字喊出誓言。
連旗在手,使命在肩?!巴蹯倘矫癖B”成立后,隊員們經(jīng)常到王焯冉家中看望,幫助王焯冉的父母做些家務、打理田地。民兵郭廣華說:“我們要以英雄為榜樣,勤奮工作、刻苦訓練、勇爭第一,無愧英雄的名字?!?/p>
去年2月,河南省延津縣人武部主動安排肖思遠父母到醫(yī)院體檢;福建省屏南縣人武部和退役軍人事務局領(lǐng)導及工作人員定期上門,幫助陳祥榕母親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甘肅省軍地相關(guān)部門積極協(xié)調(diào)醫(yī)院為陳紅軍妻子開通綠色就醫(yī)通道;漯河市軍地為王焯冉父母提供免費體檢……
“如今的我們被愛包圍。”談及感受,英雄的家人們說出這樣的話語。
家人——
延續(xù)清澈的愛
踏上開往部隊的列車,新兵肖榮基的心愈加篤定。因為他知道,距離哥哥肖思遠又近了一步。
出發(fā)前一天的役前教育課上,延津縣人武部領(lǐng)導為所有新兵講述衛(wèi)國戍邊烈士肖思遠的事跡。這堂課,肖榮基聽得格外認真。
剛穿上軍裝,肖榮基一遍遍整理軍容,并鄭重地把肖思遠的照片放在左胸前的口袋里。
肖榮基告訴記者,這些年,哥哥胸戴紅花踏上火車的身影一直在他的腦海里縈繞,激勵著他不斷向哥哥靠攏?!案绺缬蒙o我們留下了榮耀,我想沿著他走過的路一直走下去?!?/p>
“我和戰(zhàn)友們同吃、同住,一起上課、一起訓練,真真切切地體會著連隊生活,這種團結(jié)友愛、和諧純潔的氛圍深深感染了我,我也更加理解了弟弟的誓言?!?021年11月,福建省軍區(qū)福州第九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舉行的文職人員入職儀式上,衛(wèi)國戍邊烈士陳祥榕的姐姐陳巧釵被任命為干休所干事。陳祥榕犧牲后,原本在福州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陳巧釵放棄律師職業(yè),報考軍隊文職,繼續(xù)弟弟未竟的事業(yè)。
7年前,盛冠杰和表哥王焯冉相約報名參軍。但盛冠杰當時體檢未達標,遺憾未能如愿。2021年大學畢業(yè)后,盛冠杰放棄國企工作機會,報考空軍工程大學航空機務士官學校,如愿接過哥哥的鋼槍。入伍至今,他的軍裝口袋里一直裝著王焯冉母親楊素香寫的幾句話:“冠杰,你像你哥哥一樣去保家衛(wèi)國,全家人為你感到驕傲!”
河南中牟,2021年上半年入伍新兵啟運時,有7名來自河南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的大學生身在隊列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肖思遠的校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肖思遠生前所在部隊。
走近英雄,學習英雄,成為英雄。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2021年,中牟縣入伍新兵中大學生比例達到100%,報名總?cè)藬?shù)達628人,上站體檢395人。中牟籍新兵石坦進走入軍營后,面對艱苦環(huán)境和高強度訓練,始終咬牙堅持。他說:“我心中的英雄有很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保家衛(wèi)國!我要向他們學習,成為下一個英雄!”
如今,踏上軍旅路的烈士家人們有著同樣的心愿,用實際行動告慰逝去的英雄:我們和你們一樣,穿著同樣的軍裝,肩負同樣的責任,履行同樣的使命……
社會——
花常開情常在
2022年12月9日,是衛(wèi)國戍邊烈士陳祥榕21歲的生日。生日之際,由軍旅雕塑家創(chuàng)作的兩座烈士雕像,送達新疆喀喇昆侖陳祥榕生前所在部隊和他的家鄉(xiāng)福建屏南下山口村。
這份特別的禮物,承載著人們對英雄無盡的思念。
這天,在屏南縣革命烈士陵園,陳祥榕烈士墓前擺上了鮮花和桔子。
陵園管理員告訴記者,這兩年,陳祥榕的墓前總是擺滿鮮花。這些鮮花,有人們親自前來擺放的,有委托快遞員送上的,也有請烈士陵園工作人員轉(zhuǎn)放的。陵園的留言板上,寫給陳祥榕的留言卡片已達萬張。
“好孩子,一路走好。你們是最棒的!”這是一張來自王焯冉父母的留言卡片,烈士的父母將曾經(jīng)對兒子說的話,也送給了兒子的戰(zhàn)友。烈士的父母將思子之情化作大愛,送給每個烈士、每個孩子。
這份大愛感動了萬千網(wǎng)友,也感動了陜西咸陽的雕塑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楊選。
為英雄塑像,讓精神永恒。2021年2月,楊選制作了陳紅軍、陳祥榕的泥塑雕像。他說,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向英雄表達敬意。
前段時間,漯河市郾城區(qū)實驗小學組織開展“學習英雄王焯冉,喜迎二十大,爭做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在焯冉廣場的英雄樹前,一群小學生鄭重地給樹澆水。與此同時,漯河市軍地相關(guān)部門還編印《致敬英雄》國防教育宣傳畫冊,向全市干部群眾和大中小學發(fā)放;在漯河市烈士紀念館內(nèi)開辟專門展區(qū),展示王焯冉烈士事跡……
受英雄精神的感召,蘭州市民蘇惠珍創(chuàng)建了一個“英雄守護群”。她說:“起初建群的目的是號召群成員共同祭奠英烈,現(xiàn)在‘英雄守護群’已成為大家學習和傳承英雄精神的能量場?!苯刂聊壳?,群成員發(fā)展到上千人,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yè)。
去年清明節(jié),在蘭州市烈士陵園,烈士陳紅軍的妻子抱著孩子來和父親“團圓”,陳紅軍的母親也拿來他最愛吃的食物擺在墓前。講解員丁潔告訴記者,不論嚴寒酷暑,每天都有群眾來向英雄致敬。有不少國內(nèi)外網(wǎng)友將英雄和家人的照片畫成漫畫,寄給英雄的家屬,也寄給陵園的展區(qū)。
一幅幅漫畫,訴說著人們對英雄的敬意和緬懷。漫畫的背后,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的熱流不斷涌動。正如陳祥榕的一位親屬所說:英雄就是人們心中最亮的那顆“星”,照亮夜空下的路,也指引著人們勇敢前行。
永遠想念你
——網(wǎng)友留言致敬衛(wèi)國戍邊烈士
@笨笨熊: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是英雄替我們默默承受風風雨雨、驚濤駭浪,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守護著我們。英雄不會離去,他們的名字將永遠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
@豫見:我仿佛又回到了2020年的那一天,細細回味,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敬佩?!傲羧〉ば恼蘸骨唷?,這應該是每名華夏兒女的夙愿。今生未能參軍,若有來世,我愿當一名人民子弟兵,守護祖國的大好河山。
@老鷹:四座橋梁,四座豐碑。英雄名字,刻骨銘心。向你們致敬,向千千萬萬保家衛(wèi)國的勇士們致敬!
@Edward W.:永遠忘不了陳祥榕烈士的“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有這樣的戰(zhàn)士怎能不打勝仗?有這樣的軍隊怎能不讓人安心?
@是張曉7呀:這段英烈故事,無論看多少次都會熱淚盈眶,祖國西部邊陲,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禁區(qū),一個個年輕的戰(zhàn)士,戰(zhàn)斗在衛(wèi)國戍邊一線,守衛(wèi)著祖國的和平安寧。如今,他們化作橋梁守護著這片他們深愛著的土地……
@da兵要努力:英雄從未離去,英雄長存山河。你們是祖國的界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誰走過這里都會向你們敬禮!
@一路凱歌818:“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致敬英雄!祖國不會忘記每一個忠于祖國的人!
@SuoNi妹妹:在英雄倒下的地方,有他們的故鄉(xiāng)。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橋梁,連接烈士和家鄉(xiāng),這是一種特別的紀念。
@xm鄉(xiāng)妹: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從沒有鋼筋鐵骨的超級英雄,只因心甘情愿背負責任才擁有了無窮的勇氣。
@雨欣同學要努力: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英雄們懷著滿腔熱血,一心報國。我們要不忘他們的艱辛付出,砥礪前行!
@陌上清潛:逝去的英雄,化身為G219新藏線上的橋梁之名,守衛(wèi)在祖國的邊疆,“這里有你們的名字,路過的人都看得見?!?/p>
@賈隨即:在英雄倒下的地方,在英雄回不去的故鄉(xiāng),一個個路標銘記著他們的沖鋒,一座座烈士橋,回望著他們身后的萬家燈火和父老鄉(xiāng)親。想讓你們知道,我們都記得你們。
(張昊旻整理)
標簽: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子夜外賣》描繪城市的夜色畫卷(主題)總制片人張燁鏑:帶觀
2023-06-17 15:43
原標題:用腳和筆丈量世界(引題)?阿來《西高地行記》出版(主題)華
2023-06-17 13:45
原標題:“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繪圖“復活”國寶華西都市報-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標題:90多個“關(guān)鍵詞”還原蘇軾(引題)?蔣藍新作《蘇東坡辭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標題:圖博會天津出版?zhèn)髅郊瘓F再創(chuàng)佳績(引題)?《閱讀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標題:良渚遺址“琮王”“鉞王”現(xiàn)身上博(主題)6月20日起亮相“實
2023-06-17 11:51
原標題:《魚廬記》:鄂地小人物的傳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標題: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shù)飛速發(fā)展,科幻電影創(chuàng)作將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標題: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啟動創(chuàng)排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標題:2023年青年攝影獎申報啟動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標題:別樣《鳳求凰》百人合唱點擊量百億次作品(主題)中國古詩詞藝
2023-06-17 10:53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jié)中國天津·2023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演繹經(jīng)典(引題
2023-06-17 10:32
原標題:電視劇《淬火丹心》唱響武鋼人的青春之歌長江日報訊(記者萬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廣議】原標題:主動自覺,珍視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蘇慶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原標題:長沙:千載星城吐芳華天上一顆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6月16日晚開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節(jié)約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標題:“中國戲曲節(jié)2023”在香港開鑼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記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標題:取材于武鋼的發(fā)展歷史(引題)《淬火丹心》凝聚鋼鐵人的青春與
2023-06-16 21:32
原標題:山東:文化館里涌動“青春力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剛過
2023-06-16 17:49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xiàn)場,參
2023-06-16 16:42
原標題:芭蕾舞劇,如何圈粉諸多觀眾?中新網(wǎng)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標題: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做人中新網(wǎng)北京6月16日電(
2023-06-16 14:49
原標題:《尋她》首映舒淇暢聊與九零后導演的“碰撞”(引題)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標題:“京城飄書香五洲共閱讀”(引題)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節(jié)開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