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海洋星球:潮流之變”,旨在告訴公眾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怎么才能直觀地感受到海洋的變化?我們可以從一組海洋美景說起。
這些美景 可能會消失
1
【資料圖】
白化的大堡礁
大堡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已經存在了千萬年,去美輪美奐的大堡礁潛水是很多人的夢想。
但因全球變暖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大堡礁在過去20年里出現(xiàn)了多次嚴重的珊瑚白化危機。
△珊瑚白化現(xiàn)象
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礁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共生藻,最終將因失去營養(yǎng)供應而死。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多次提議將大堡礁列入“瀕危世界遺產”行列,為了拯救大堡礁,澳大利益政府承諾將投入44億澳元用于保護大堡礁,包括改善水質和建立禁漁區(qū)等。
2
沉沒的雅加達
只說雅加達大家可能一時反應不過來,但要說到“爪哇島”大家應該就清楚了吧?作為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就坐落于爪哇島的西北海岸。
由于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雅加達近年來一直在加速下沉,目前,雅加達近40%的部分甚至已經處于海平面以下,部分地區(qū)甚至已經低于海面4米。
迫于壓力,印尼政府已經通過法案,計劃斥巨資,最快于2024年開始實施遷都計劃。
3
“水下辦公”馬爾代夫
作為平均海拔只有1.2米的島國,全球變暖引發(fā)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水酸化帶來的珊瑚礁白化現(xiàn)象都給馬爾代夫帶來了嚴重的生存危機。
按照目前全球的海平面上漲速度,馬爾代夫可能于60年內沉入海底。
為了呼吁人們重視這一危機,馬爾代夫曾經主持召開了全球首個“水下內閣會議”,以呼吁人們采取行動保護環(huán)境。
我們的海洋危在旦夕
根據(jù)聯(lián)合國的數(shù)據(jù),海洋產生了地球上至少50%的氧氣;全球超過10億人口攝入的蛋白質也主要來源于海洋;預計到2030年,海洋產業(yè)將雇用4000萬人。盡管海洋對我們這么重要,如今它卻危在旦夕。
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正在使地球升溫,擾亂天氣模式和洋流,改變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活在其中的物種。海洋生物多樣性正受到過度捕撈、過度開發(fā)和海洋酸化的威脅。超過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正以不可持續(xù)的水平被捕撈,我們正在用化學品、塑料和人類排泄物污染沿海水域。
保護海洋環(huán)境,迫在眉睫。
拯救海洋,還來得及
為了拯救海洋,全世界已經行動了起來。去年在里斯本舉辦的聯(lián)合國海洋大會上,與會各方一致通過里斯本宣言,同意加大基于科學和創(chuàng)新的海洋行動力度,以應對當前的海洋緊急情況。聯(lián)合國計劃到2030年實現(xiàn)養(yǎng)護和管理30%的陸地以及海洋和沿海地區(qū)。
而在中國,自“十三五”規(guī)劃以來,已經累計修復了1500公里的海岸線和3萬公頃的濱海濕地?,F(xiàn)如今,有“海岸衛(wèi)士”“海洋綠肺”美譽的紅樹林在我國的面積已達2.7萬公頃,比本世紀初增加了5000公頃。
隨著我國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與恢復,也為珍稀瀕危物種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近年來,布氏鯨和中華白海豚等珍稀瀕危物種也頻頻現(xiàn)身我國海域。
而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回歸的海洋精靈,我國已堅持實施四大海域伏季休漁制度長達近30年。根據(jù)《漁業(yè)法》規(guī)定,我國對漁業(yè)生產實行“以養(yǎng)殖為主,養(yǎng)殖、捕撈、加工并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 ”的方針。在該方針指導下,多年來我國水產品主要以人工養(yǎng)殖為主。
在煙臺長島南隍城海域,我國已建成亞洲規(guī)模最大深遠海養(yǎng)殖漁場,在保障水產品供應的同時,避免了對野生漁業(yè)資源的過度捕撈。自2020年7月1日起,我國還在西南大西洋公海、印度洋北部公海等海域試行公海自主休漁制度,有效促進國際公海漁業(yè)資源科學養(yǎng)護和長期可持續(xù)利用。
保護海洋 個人也可以出力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同樣可以為保護海洋環(huán)境出一份力。
1
選擇對海洋友好的防曬霜
很多防曬霜中的氧苯酮等物質對海洋生物有毒,據(jù)統(tǒng)計,每年有上萬噸防曬霜進入海中,會對海洋生態(tài)造成巨大的傷害。去海邊游玩時可以盡量選用注明了對海洋友好、不含氧苯酮的防曬霜。
2
拾起寵物的糞便
寵物的糞便和海洋保護有關?聽起來很荒唐,但研究發(fā)現(xiàn),貓狗糞便內包含很多對海洋生物有害的病菌,這些病菌進入城市排水系統(tǒng)后,最終會流入海洋,污染大海。
3
綠色出行 減少碳排放
地球上的海洋,吸收了四分之一的人造二氧化碳,因為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世界上大部分海域的海水酸性在增加,水溫在升高,這將影響生活在其中的海洋生物。
全球海洋日只是一個提醒
愛海洋是365天的事
讓我們一起
呵護全人類的生命搖籃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子夜外賣》描繪城市的夜色畫卷(主題)總制片人張燁鏑:帶觀
2023-06-17 15:43
原標題:用腳和筆丈量世界(引題)?阿來《西高地行記》出版(主題)華
2023-06-17 13:45
原標題:“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繪圖“復活”國寶華西都市報-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標題:90多個“關鍵詞”還原蘇軾(引題)?蔣藍新作《蘇東坡辭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標題:圖博會天津出版?zhèn)髅郊瘓F再創(chuàng)佳績(引題)?《閱讀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標題:良渚遺址“琮王”“鉞王”現(xiàn)身上博(主題)6月20日起亮相“實
2023-06-17 11:51
原標題:《魚廬記》:鄂地小人物的傳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標題: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fā)展,科幻電影創(chuàng)作將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標題: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啟動創(chuàng)排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標題:2023年青年攝影獎申報啟動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標題:別樣《鳳求凰》百人合唱點擊量百億次作品(主題)中國古詩詞藝
2023-06-17 10:53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jié)中國天津·2023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演繹經典(引題
2023-06-17 10:32
原標題:電視劇《淬火丹心》唱響武鋼人的青春之歌長江日報訊(記者萬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廣議】原標題:主動自覺,珍視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蘇慶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原標題:長沙:千載星城吐芳華天上一顆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6月16日晚開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節(jié)約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標題:“中國戲曲節(jié)2023”在香港開鑼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記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標題:取材于武鋼的發(fā)展歷史(引題)《淬火丹心》凝聚鋼鐵人的青春與
2023-06-16 21:32
原標題:山東:文化館里涌動“青春力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剛過
2023-06-16 17:49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xiàn)場,參
2023-06-16 16:42
原標題:芭蕾舞劇,如何圈粉諸多觀眾?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標題: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做人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2023-06-16 14:49
原標題:《尋她》首映舒淇暢聊與九零后導演的“碰撞”(引題)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標題:“京城飄書香五洲共閱讀”(引題)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節(jié)開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