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jié)后寫出來。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項羽的祖父是楚國著名的大將軍項燕,項羽的父親沒有在史記中記載,項羽是由他的伯父項伯養(yǎng)大的,項羽小時候?qū)ψx書沒有興趣。等項羽看到巡游的秦始皇的時候說了我可以取而代之。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繼承了皇位,二世昏庸無能,百姓民不聊生,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后來劉邦項羽也紛紛加入,最后同樣是楚國人的劉邦和項羽成為滅到秦朝的力量。
(資料圖)
當天下初定,劉邦和項羽卻起了矛盾,于是劉邦和項羽又經(jīng)過的幾次的戰(zhàn)爭,大部分時候,劉邦被打的慘敗,然而每次打敗以后劉邦的政策就是逃跑,有一次連妻兒老小都不要自己一個人跑了。等到后來劉邦和項羽決定和談,這個就是著名的鴻溝之盟,項羽相信了劉邦率先撤兵,然而劉邦的謀士給劉邦出了主意,讓劉邦反過去打項羽一個措手不及。
結(jié)果項羽被圍,后來項羽沖出了包圍圈,帶著兩百個子弟兵倉皇出逃,但因為路上被騙,最后項羽一個人還是沖到了烏江邊,烏江亭亭長想讓項羽過江,然而與劉邦不同項羽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后選擇了烏江自刎。
讀完史記這一段其實覺得有點可惜,論文化和武功項羽絕對在劉邦之上,然而項羽卻過分自信。最后,沒有一個人相信他。面對失敗劉邦選擇原地爬起,而項羽卻因為失誤一次選擇自殺。
在人生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困難我們千萬不要選擇和項羽一樣的道路。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xué)家司馬遷傾其一生的心血創(chuàng)作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中國上古傳說中的皇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是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萬字。開創(chuàng)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后來歷朝歷代的正史,產(chǎn)生了影響,魯迅先生稱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在司馬遷的筆下,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他們有自己獨特鮮明的個性。那些平淡簡潔的語言,卻讓人讀起來仿佛置身于其間。
走進《史記故事》,那些王侯將相、士族文人的音容笑貌躍然在紙上。有的圣明賢德,有的殘暴不仁,有的英勇無畏,有的昏庸無能……堯舜的開啟圣得,商紂王的酒池肉林,殘酷刑罰,周厲王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戲諸侯,楚漢雙雄的風(fēng)起云涌,廉瀾的將相和,很多很多,讓人走在歷史的長河中,仿佛看見了司馬遷在奮筆疾書。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祖先的智慧,祖先的創(chuàng)造,祖先的無私奉獻。我們中華民族能長盛不衰,正是因為他們這種無私精神的照耀。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做人要從小樹立起遠大的志向,制定奮斗目標,為將來做好優(yōu)良基礎(chǔ)。
司馬遷寫的《史記故事》會很容易跟著司馬遷的思緒,為那些熱淚盈眶的悲劇英雄感動,又為那些貪圖便宜的小人憤慨。
困難與挑戰(zhàn)給人挫折,卻能讓人奮進,而保守雖暫時保身,但卻會讓人墮落淘汰。所以我們遇到挫折,就要做一只勇于同風(fēng)暴拼搏的雄鷹,展翅高飛。
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看到風(fēng)雨時候的陽光
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時擔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zhàn)。單于親自率領(lǐng)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盡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但是匈奴兵越來越多,漢軍寡不敵眾,后面又沒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漢兵突圍出來。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動了朝廷。漢武帝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兒都下了監(jiān)獄,并且召集大臣,要他們議一議李陵的罪行。
大臣們都譴責(zé)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
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么多的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皇上?!?/p>
漢武帝聽了,認為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護,是有意貶低李廣利(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說:“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嗎?”他吆喝一聲,就把司馬遷下了監(jiān)獄,交給廷尉審問。
審問下來,把司馬遷定了罪,應(yīng)該受腐刑(一種肉刑)。司馬遷拿不出錢贖罪,只好受了刑罰,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
司馬遷認為受腐刑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他幾乎想自殺。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極重要的工作沒有完成,不應(yīng)該死。因為當時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寫一部書,這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
原來,司馬遷的祖上好幾輩都擔任史官,父親司馬談也是漢朝的太史令。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到了長安,從小就讀了不少書籍。
這個寒假我讀了《史記》。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chuàng)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后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yōu)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仿佛置身于一個個優(yōu)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jié)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仿佛把我?guī)У搅四莻€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fēng)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fēng)俗習(xí)慣,在《史記》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看《史記》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lǐng)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看《史記》就仿佛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為你講述他們身上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lǐng)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看《史記》就仿佛在和一個歷史學(xué)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史記》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標簽: 栩栩如生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zé)。
原標題:全景式展現(xiàn)文學(xué)大師人生路(引題)凌宇《沈從文傳》典藏版面世(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今年12月28日是沈從文誕辰120周年紀念
2022-12-26 09:35
原標題:非遺“二代”接棒百年技藝:萬物皆可“漆”中新網(wǎng)貴州大方12月25日電作者周燕玲見到非遺“二代”高焱時,他正忙著向客戶介紹大方彝族
2022-12-26 09:53
原標題:廣西文物攝影師十余載彎腰“定格”歷史讓文物“活”起來中新網(wǎng)南寧12月25日電作者黃令妍陳冠言王以照步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辦公區(qū)
2022-12-26 09:38
原標題:歷史現(xiàn)實題材交相輝映敘事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引題)2022哪部電視劇讓你哭了笑了(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對于年底的很多
2022-12-26 09:41
原標題:2022王蒙梁曉聲書寫“不老的青春”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2022年,73歲的梁曉聲和88歲的王蒙寶刀未老,繼續(xù)為青春謳歌。七旬梁曉聲
2022-12-26 09:37
原標題:電影市場緩慢復(fù)蘇,期待更多優(yōu)質(zhì)影片上映讓觀眾找回光影的感動——(引題)影院回來了嗎?(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陳俊宇閱讀提示
2022-12-25 07:50
【藝評】原標題:“梅開二度”,我們還可以期待胡歌云外剛上任時昂首挺胸,幾集后慢慢有些駝背。在電視劇《縣委大院》里,胡歌演活了一位基層
2022-12-25 07:37
原標題:被詩注視的歷程——品讀《越過山頂?shù)奶枴纺就 对竭^山頂?shù)奶枴罚ㄕ憬乃嚦霭嫔纾┦怯崦簦üP名肅其羽)的新詩著,是一部既有個人
2022-12-25 05:45
【新書榜單】原標題:生活的符號?文明的記憶《長城的故事》[英]威廉·林賽著吳琪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本書精心選取了與長城有關(guān)的50件
2022-12-25 05:36
【高談闊論】原標題:剪不斷理還亂的剔書劉建民時近歲末,哩哩啦啦前后歷時大半年的蝸居裝修總算結(jié)束了。其實早就有裝修的念頭。只是因為單位
2022-12-25 05:48
原標題:每顆星都值得被看見時斕娜《勞動者的星辰》(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書,作者稍顯特殊:布展工、育兒嫂、地攤小販、頂棚匠、業(yè)余演員··
2022-12-25 05:40
原標題:冬日里溫馨的書店近日,記者途經(jīng)海淀,看到“不再繁華”有些日子的中關(guān)村顯得很是冷清。也許是疫情的原因,也許是寒冷的天氣,街面上
2022-12-25 05:33
原標題:交響樂版《成都》:用音樂實現(xiàn)成都與世界的對話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張世豪當管弦遇見電音,當民族演唱聯(lián)袂國外流行,當音樂回到滋養(yǎng)
2022-12-24 16:37
原標題:天津:“家藏”變“國寶”的敦煌遺墨光明日報記者劉茜陳建強天津博物館二樓,展柜中一幅用曲曲彎彎的文字書寫的文獻吸引著參觀者。展
2022-12-24 16:56
原標題:首屆北京藝術(shù)雙年展下周啟幕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12月30日,2022首屆北京藝術(shù)雙年展將正式啟幕。在為期三個月的時間里,七大展覽
2022-12-24 15:37
原標題:位于黃土高原的南佐都邑性遺址(考古進行時)韓建業(yè)甘肅慶陽西峰郊區(qū)的南佐遺址,位于黃土高原第一大原董志塬。這里黃土厚達200多米,
2022-12-24 15:35
原標題:我們這樣守護大足石刻(主題)——一位“文物醫(yī)生”的自述(副題)陳卉麗過去,文物保護“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不夠系統(tǒng)、科學(xué)???/p>
2022-12-24 15:36
原標題:“蟋蟀文化三部曲”系列圖書:透過蟋蟀還原中國古代生活方式中新網(wǎng)天津12月24日電(張少宣王在御)記者從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獲悉,
2022-12-24 15:40
原標題:“數(shù)字敦煌”激活傳統(tǒng)“潮”文化:線上“開花”,線下“結(jié)果”中新網(wǎng)蘭州12月24日電(記者馮志軍丁思)30年之后,敦煌研究院提出的“數(shù)
2022-12-24 15:51
原標題:《大紅燈籠高高掛》編劇倪震去世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12月21日,中國知名編劇倪震逝世,享年84歲。倪震是中國電影理論學(xué)者、劇作家,
2022-12-24 14:33
原標題: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現(xiàn)實題材創(chuàng)作從何處著力以人民為中心,以現(xiàn)實為底色,承續(xù)文化根脈,記錄奮斗征程,是當下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創(chuàng)作時代使命與歷史責(zé)任。1
2022-12-24 10:40
原標題:助力線下演出市場復(fù)蘇音樂劇《基督山伯爵》中文版在京上演中新網(wǎng)北京12月23日電(徐婧)22日,音樂劇《基督山伯爵》中文版在京上演。
2022-12-24 08:45
原標題:在山水間,回望中國畫的“黃金時代”解放日報記者陳俊珺近日,“群星璀璨時:四王吳惲與四僧書畫特展”在上海龍美術(shù)館舉行,展出了清
2022-12-24 08:52
原標題:唐風(fēng)渡鯨濤真心鑒真情有史以來,求法傳法的中國僧人前赴后繼,代代不窮。他們艱難跋涉于漫天黃沙、皚皚雪山,輾轉(zhuǎn)漂流于碧波萬頃、驚
2022-12-24 08:38
原標題:卡梅隆知乎講述《阿凡達:水之道》幕后制作(引題)為何13年后才上映?創(chuàng)造技術(shù)需要時間(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阿凡達:水
2022-12-23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