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該如何才能夠?qū)懞靡黄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實的生平。尤其是書中對耶和華的信仰,是那么的執(zhí)著。對于我這種無神論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們是怎么從無信仰到執(zhí)著信仰的。在《懺悔錄》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會了自然的規(guī)律,就破壞了我們和自然之間應有的關系?!边@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不能破壞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實這也暗示我們,孩子出生到社會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產(chǎn)物,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強迫他改變他自身帶出來的本性。這對于幼師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園,總是擔心幼兒不聽話,調(diào)皮,導致安全出現(xiàn)問題,于是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們做這個,不允許他們玩那個,其實他們只所以調(diào)皮,那是因為他們好奇心的本性而導致的,我們一致的壓迫會不會改變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書中,他沒有隱瞞也沒有夸耀,沒有焦躁也沒有自卑。我們常說世上沒有后悔藥,我們也常常受人告誡和告誡人:后果自負。也許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錯再錯過來的。
《懺悔錄》在“書頁上還散發(fā)著油墨味道的時候就震驚了全人類——因為它的思考、真誠和那些不加掩飾的人類的缺點”。——馬克思(德)
(相關資料圖)
我總認為偉大藝術(shù)家們的心是真摯、透明的,是能夠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我不是藝術(shù)家,可我有一顆很藝術(shù)的心。讀偉大作家的書,我感到自己的靈魂和作家的靈魂是如此的和諧。時間算什么,它終究無法隔斷通過書籍傳遞著的心與心的交流。讓雅克·盧梭距離現(xiàn)在有兩百多年了,我剛剛讀完他的《懺悔錄》,心卻還沒有從他的靈魂深處走出來。我一邊獨自散步在喧嘩的大街上,一邊思索著盧梭,感知著盧梭。
反正,很難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動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鳴,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所披露的缺點我也大多數(shù)是有的,也許他的經(jīng)歷和我不同,這都沒關系,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碰到的各種人生問題是大同小異的。
或許通過再讀《懺悔錄》能幫助我,更好地認識自己,擴大視野等意想不到的好處。
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說,讀他就是讀我自己,雖然我不具有他的才華,但我有他的缺點,這無疑對我更具有意義。
“我如今要做一件從前沒有人做過,并且也不會有人敢做的事。我想將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自己。”這是懊悔錄的經(jīng)典開場白,在政府和學界的乃至朋友的都背叛他時,他選擇把自己的一生完整的寫下來,讓世人明白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在我的讀到中,我認為他是一個直率、感性、熱情的人,他從沒有約束自己,只是放任自己的思想去完善自己的生活。描述了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他沒有隱瞞任何事,甚至是自己的愛情。他非常的驕傲但在驕傲中有多少的流露出了卑微的感覺,當我翻閱著這本記錄了他愛情親情和友情的書時,我不禁也想起了自己。自己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呢?是充滿了正義與光明的微笑,還是因為自己的無能而造成的社會對你的嘲笑,是??!這兩種都是笑,可你認為這兩種笑是一樣的么。那么你錯了當你受到別人對你的微笑,那說明你改變了命運。可當你受到別人對你的嘲笑是,這說明你將一輩子被命運牽著鼻子走,就已經(jīng)說明你的人生結(jié)束了。
在這位法國作家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人哪丑陋的一面,我看到了一個人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一切的結(jié)果,讓我明白,當一個人揭開他丑陋的面紗時,那張冷酷無情的臉是多么的可怕!
這幾天一向在讀盧梭的《懺悔錄》,它被歸結(jié)為一種經(jīng)典名著,但是我讀過后感覺收獲不大。我不知道為什么為翻譯成“懺悔錄”,盧梭好象也沒有什么值得懺悔的吧。從它的英語名稱“theconfessions”來說,翻譯為“坦白性傳記”也許更恰當。
讀這本書時,能支撐我一向讀下去,并直到讀完的是他與瓦朗夫人的關聯(lián)進展。
盧梭從小失去母親,父親也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xiāng),他從小不得不四處流浪,食不果腹,甚至沾染了諸多流氓無賴習氣的浪子,在他16歲生活無著、走投無路的時候,神甫蓬韋爾先生推薦他去投靠瓦朗夫人。他說:“她是一位十分仁慈的好夫人,她能把別人的靈魂從她本人已擺脫了的錯誤中拯救出來。”那時瓦朗夫人已經(jīng)28歲,他稱他為“母親”,其實他們的關聯(lián)是情人關聯(lián)。
在盧梭成長的過程中,瓦朗夫人無私地利用自我的人脈資源、錢財無怨無悔地支持著盧梭,即使盧梭最不可思議的舉動,瓦朗夫人給予的都是寬容。瓦朗夫人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她利用一切關聯(lián)幫忙身份卑微的盧梭,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正是瓦朗夫人無私的愛成就了盧梭。
在盧梭眼里,瓦朗夫人是一位溫柔的母親、一位親愛的姐姐、一個迷人的女友,他始終如一地這么看待她,在他的心里也只有她。就像書中所說:“所有別的女生受到我的鐘愛皆因姿色使然,一旦沒有了姿色,我的愛也隨之消失;但母親卻不然,盡管她會變得又老又丑,可我的愛卻不會減退?!?/p>
之后盧梭厭倦了城市生活,同時他的健康狀況頗令人擔憂,瓦朗夫人同意與盧梭一齊去偏僻的郊區(qū)生活,在瓦朗夫人的悉心照料下,盧梭的健康得到了恢復,在尚貝里郊外的沙爾麥特,盧梭度過了他性命中最為愉悅的自由時光。但是由于身份地位的懸殊,雖然他們倆在一齊生活了很多年,也沒有走到一齊。
可最后,瓦朗夫人正因交男友不慎,沒有聽從盧梭的勸阻,離開盧梭后生活很凄慘,所有的財產(chǎn)都被人騙走了,丈夫?qū)λ艽直?,最終郁郁而終。
盧梭聽說了她的處境,好象只是只是給她經(jīng)濟上一點資助,也沒有去看她。但是,盧梭倒是去了好幾次他們初次相遇的地方。
1928年,人們甚至按照盧梭的意愿,在她和盧梭相遇的地方豎起了黃金的欄桿,以紀念盧梭與瓦朗夫人相遇200周年,供后人瞻仰憑吊。
瓦朗夫人是幸運的,作為一個女生,作為一個恩人,作為一個人。
看完這本書后,眼前便揮不去黃金的欄桿,想像周圍的景物就應是什么樣貌的。我不知有一天,我會不會在心中為別人樹起一個欄桿?知與遇,很難,很難!在當前已經(jīng)不再蔚藍、不再純潔的感情天空下,如果還有一雙眼睛與我一同哭泣與拼搏,那么淚水與汗水的倒影中必會映出絲縷金黃,那么生活就值得我為之拼搏吧。
續(xù)借了兩次,緊趕慢趕,終于把盧梭的大部頭作品《懺悔錄》看完了。不得不承認,雖然它有時顯得瑣碎,也沒有曲折吸引人的情節(jié),但它仍然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看它,讓我深切地走近這么一位對今天的我來說很遙遠的古人,與他對話,洞悉他的心靈世界??赐曛?,我對他一生的遭遇很同情。這是一個苦難的人,一個羞澀敏感的人,但也許正是因為他的這些獨特的個性和經(jīng)歷,使他成為了那么一位后人看來思想如此深邃的人。從他的經(jīng)歷中,我隱約看到了新事物(新的思想、觀念)要站穩(wěn)腳跟,要發(fā)展,是會如此地受到舊事物、舊勢力的摧殘和打壓。既得利益者總是千方百計地維護本階級本集團的統(tǒng)治秩序。
從他的經(jīng)歷來看,像盧梭這樣一個平民,在這個社會上似乎是無根的,他似乎必須要去依附于一些貴族、貴夫人等,才能生存和發(fā)展。這就注定了他這一生中仰人鼻息的悲慘遭遇。
文人與文人間的爭斗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激烈。很想再去讀有關當時歐洲啟蒙運動中著名思想家的著作,以了解他們的思想,了解當時歐洲的社會背景。很可惜當時中學所學的歷史并未給我打下這方面的基礎,只記得當時機械地背下了一些年代、事件、人名,以及書上概括得非常精煉的一些歷史意義,如今頭腦中所剩無幾。為什么歷史教學當時沒有激發(fā)出我對歷史、人文的興趣呢?還是因為這樣的興趣必須要到達一定的年齡階段才能產(chǎn)生?人們似乎常說,人老了,會更傾向于回顧過去。
從變態(tài)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覺得盧梭身上表現(xiàn)出一定的心理障礙的癥狀。他剖析自己在歐洲社交場上的表現(xiàn),顯示出社交恐懼的一些癥狀。例如,他有好幾次在面臨公開演說和答辯時,都表現(xiàn)得很糟糕:“語無倫次,腦子里一片空白?!蹦呐率侵白髁顺浞值臏蕚?,寫好并背熟了演說詞,背得一次不差,一到臨近上場時,就出現(xiàn)上述的高度緊張以致臨陣退場。對于自己的這種表現(xiàn),他也深感痛苦:
“我痛感自己笨嘴拙舌,無隨機應變的能力,對自己又能抱什么希望呢?當年,在日內(nèi)瓦的一個完全呵護我、已決定同意一切的議會面前,我都被弄得啞口無言,無地自容,而這一次,形勢完全相反,我要對付的是一個討厭的家伙,他不學無術(shù)卻詭計多端,他將給我設下許多圈套,讓我蒙著頭往里鉆,而且他不抓住我的把柄是決不會罷休的。”
“如果我善于辭令,如果我的嘴如同我的筆一樣,這會是多么好的一次機會,對我該是多大的一個勝利!”
也許,正如盧梭他自己所認為的那樣,上帝在賦予一個人某種天賦的同時,就會拒絕給予他另一種才能。人的智能是有限的,這似乎也符合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所以,盡管盧梭是一個人格似有缺陷的人,但我仍然尊敬他,也同情他?!疤觳趴偸枪陋毜摹!彼奶拐\、勇氣讓我折服,他的細膩讓我產(chǎn)生共鳴。
聯(lián)想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不能指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全面平均發(fā)展,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考試都能考到非常優(yōu)秀。我們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個孩子都有他擅長的地方,不要因為他一時不適應當前的學校教育體制,就對他)白話文○(“恨鐵不成鋼”,對他失去信心和希望。殊不知,在你絕望的報怨聲中,有可能埋葬了愛因斯坦、愛迪生之類的天才。不善辭令如盧梭,還不是在他人生的后期作出了如此不凡的成就!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12月17日晚,“博物館的力量——上博之光·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當晚,“博物
2022-12-19 11:52
原標題:接連推送新歌《馬上就會好的》《來讓我抱抱你吧》傳遞溫暖(引題)小柯再為網(wǎng)友寫“黃桃罐頭歌”(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韓軒昨天有個小
2022-12-19 11:49
原標題:《巨然雪圖·軸》(局部)作者巨然(五代)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巨然,生卒年不詳,江寧(江蘇南京)人,五代畫家。他是位僧人,早年在南
2022-12-18 13:47
【視線】原標題:職場節(jié)目:唯有真實才動人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鄧崎凡就讀于深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的19歲姑娘王星星為了在一次省級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獲
2022-12-18 07:56
【藝評】原標題:文字謀心音樂謀魂劉穎余上個世紀90年代,是一個奇妙的時代。有一陣子,我們都熱衷成為一個音樂發(fā)燒友,以幾百元的月薪,去購
2022-12-18 07:56
原標題:清清的小河周養(yǎng)俊送信送報,每天都要過幾趟河。送了河東送河西,送了河西又送河東;只因河水是繞山走的,人又都住在河兩岸的半山腰上
2022-12-18 06:34
原標題:鄉(xiāng)村老屋苑廣闊以前農(nóng)村的房子,都是土打墻,草苫頂,不能說是茅草屋,但肯定沒有青磚紅瓦的房子那么結(jié)實。農(nóng)村老家有一個習俗,搬了
2022-12-18 06:54
原標題:一壺老白茶李風玲周末。深秋。下午。伏案疾書,忽然就覺得喉嚨干,于是起身泡茶。剛鋪下茶席,書房里的兒子走過來說:“媽,今天我來
2022-12-18 06:48
原標題:小雪有味劉芳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小雪,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最有味的。小雪到,有美味。小時候,最盼著小雪,因為放學回家后,能享用“一鮮
2022-12-18 06:52
原標題:鮮美的豆腐乳李成在我家鄉(xiāng),差不多家家都做豆腐乳。我們那里都是春節(jié)做“年豆腐”時,特意留出幾板豆腐,擱在陰涼處,稍稍被風吹干,
2022-12-18 06:46
【作品廣議】原標題:重新認識“熊樣”肖承森漫畫,是觀察和洞悉人性的藝術(shù)。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漫畫作者經(jīng)常把各種動物請到自己的作品中,熊
2022-12-17 18:47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3期)高度重視?山東?于昌偉拷問?陜西?李天躍消失的音符?山東?張運河盼兒?江蘇?陳景凱脫了皮,命休矣?山西?
2022-12-17 16:52
原標題:助力中軸線申遺北京鐘鼓樓周邊歷史風貌逐步恢復北京的中軸線申遺文本將于2023年正式提交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目前,申遺工作進入到了倒
2022-12-17 05:54
鄉(xiāng)村工匠原標題:“一見鐘琴”守匠心從2008年白玉昆選擇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投身馬頭琴制作行業(yè),到如今成為內(nèi)蒙古興安盟內(nèi)首屈一指的民族手工藝非遺傳承
2022-12-17 05:48
原標題:澳門舉辦大型會展呈獻五個“美食之都”魅力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澳門之味巡禮——五都薈萃”16日晚在澳門金光大
2022-12-17 05:48
原標題:“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jié)文化展”在澳門開展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李寒芳劉剛)“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jié)文化展”16日
2022-12-17 05:50
實證西域為中國固有領土之⑤原標題:古稱高昌的吐魯番,為什么被贊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館”?吐魯番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有
2022-12-15 19:38
原標題:《卿卿日常》里,九川禮儀為何各不同?這部戲的禮儀從最開始的時候,最吸引觀眾的就是九川禮儀各不相同了。從第一集開始,我們就看到
2022-12-15 05:44
原標題:此“郁金香”非彼“郁金香”唐代的外來香料真“香”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陳品中國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就有焚香祭祀的行為,先祖
2022-12-14 13:42
原標題:《故鄉(xiāng)潮州》出版專訪陳平原教授(引題)談論故鄉(xiāng),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心境(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勉而心境好解,這學問又是如
2022-12-13 20:33
原標題:《逐光的孩子》高校“開講”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卓張鵬胡蘭楊倩文攝影彭佳12月11日,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藝術(shù)大思政課《逐
2022-12-13 17:34
原標題:打磨六七年小說《天圣令》講了什么故事?中新網(wǎng)12月12日電近日,兩場主題為“從‘天圣令’看宋韻文化”的講座舉行,著名作家蔣勝男從
2022-12-13 13:50
原標題:《人在草木間》系列融媒體報道今起推出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
2022-12-12 21:39
原標題:山西明日起多個文化場館恢復開放記者日前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太原市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以及太原市圖書館等文化場
2022-12-12 20:36
原標題:《三體》上線首日播量放過億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張翀12月10日,《三體》動畫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全網(wǎng)獨家上線,首周兩集連
2022-12-12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