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而我家的家規(guī)的一些規(guī)矩是一點點形成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大大方方、不自私。
【資料圖】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玩累了,回家去拿冰棍。而冰箱里只有一只冰棍了,我卻沒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了那一根。父親見狀,忙問我為什么只拿一根,我告訴父親冰箱里只剩下一根了。父親聽后讓我把冰棍放回去,又累又熱的我,怎么舍得把它放回去,父親見我無動于衷,忙訓斥道:“把冰棍放回冰箱,你吃冰棍解渴了,別人呢?”見到父親這樣,我也只好乖乖把它放回去,可當時的我哪懂得父親的良苦用心,現(xiàn)在才漸漸懂得,不得不說,因為父親的訓斥,使我做事時想著他人,這種性格令我終身受益。
我每次去朋友家玩兒,都會忘記父母規(guī)定回家的時間,玩得很盡興的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著急。
有一天晚上,父母因單位有事情都去加班了,我一個人耐不住寂寞,便約同學出去玩,而我卻沒有告訴父母,心里本想著與同學玩一會兒就回家,可是我們在一起玩的高興就忘記了時間,天漸漸的黑了,我們都沒有散去的意思。直到有一位同學的家長催她回去,我們才各回各家。我剛到家樓下,就撞見父母,他們問我去哪了,玩去了。母親用嚴厲的口吻對:“媽媽不是已經(jīng)和你講過了嗎?出去玩也要有時間觀念,要按時回家,到哪去也要告訴父母,你這樣讓我們有多著急呀!”說的我低下了頭,很是慚愧,從那以后,我養(yǎng)成了按時回家的習慣。
“按時回家,去哪與父母打招呼”也成為了我家的家規(guī)。
“孝”也是我家的家風,孝敬長輩,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很多電視節(jié)目,宣傳資料上都在說家風家訓,我問媽媽我們的家風家訓是什么?媽媽讓我自己觀察,自己總結,因為家風家訓不是掛在墻上,或者天天說的,它就藏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里。
我悄悄地觀察,總結了以下幾點:禮儀,節(jié)儉和誠信。下面我要介紹一下我家的家風家訓。
家風——禮儀
中國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所以大家都要講禮儀。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懂禮貌,見到客人打招呼;見了老師要敬禮并問好;用了別人東西歸還時要說:“謝謝?!钡鹊取2⑶乙曇艉榱?,吐字清晰,要讓對方能夠收到你要傳達的信息,不要含糊其辭……等等。媽媽還對我說:一個不懂禮貌的人,不會受到別人尊重,要想得到別人尊重就要首先去尊重別人。是啊,當一個人不懂禮儀,出口就是臟話,還會有人尊重他嗎?回想起來,發(fā)現(xiàn)媽媽講的很有道理,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爭取在禮儀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家風——節(jié)儉
在我家里,家人不會把剩的飯菜倒掉,而是放進冰箱保存起來,留著下一餐熱熱再吃。爸爸請客吃飯時也會把沒有吃完的飯菜打包回家,從來不會浪費。在家人的影響下,我也改掉了好多壞習慣。還記得我小時候,吃面條,碗里總是剩幾根條,歪七扭八的躺在碗底,喝小米飯時也總是剩些米粒在碗底,為了改正我這些習慣,媽媽便一本正經(jīng)的對我說:“你剩一根面條,以后臉上會長一道疤,你剩一粒米飯,以后臉上會長一個小疙瘩?!蔽液ε伦约耗樕祥L小疙瘩,長疤,影響自己的容貌,每次吃飯都學著其他人的樣子,把碗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媽媽當時是嚇唬我的,她故意用“長小疙瘩,長疤”這種可怕后果嚇唬我,是為了讓我養(yǎng)成“不浪費糧食”的習慣?,F(xiàn)在,我長大了,不僅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也漸漸懂得了這個道理。我要把這個習慣一直保持下去。
家風——誠信
這個家風家訓是我看到一幅漫畫后頓悟的。漫畫上,一個大人摸著小孩的頭說:“你在外面撒謊沒關系,但回家一定要跟父母說實話啊!”那個小孩疑惑不解的看著大人,仿佛在說:“為什么這么做?”這個漫畫使我感觸很深:是呀,現(xiàn)在人愛撒謊的越來越多了,歸根結底是第一任老師——家長,把“誠信”這個基本的道理弄丟了!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給我講的《狼來了》的故事:因為放羊娃三番五次戲弄大家,所以當狼來的時候,沒人再相信他的話了。這也是說,當別人的信任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辜負時,最后自食惡果的只能是自己?!胺N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想別人怎么對自己,就要用怎樣的心去對別人。言而無信只會害自己。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就是爸爸用最原始、最淺顯的方法告訴我“誠信”的重要性呀!我要努力做一個有誠信的人,以不辜負爸爸的良苦用心。
我家的家風家訓講完了,希望它們能夠帶給大家一點兒啟發(fā),伴隨大家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標簽:
上一篇:2023年家風家訓 家風故事演講稿實用|天天即時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尋味中華|文博】從海昏侯墓一窺西漢“食”尚編者按:?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國際博物
2023-05-19 20:32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jié)》:開創(chuàng)生活懸疑的創(chuàng)新表達,傳遞視聽語言的溫度與質感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蘇墨近日
2023-05-19 20:35
原標題:《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xiāng)》六一冒險起航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將于6月1日上映的《哆啦A夢》系列
2023-05-19 20:51
原標題:全新修復版《天空之城》六一上映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吉卜力工作室開山之作,由宮崎駿執(zhí)導的經(jīng)典動畫
2023-05-19 16:48
原標題:開掛不如接地氣《平凡之路》戳中打工人羊城晚報記者龔衛(wèi)鋒這是一部“不一樣”的職場?。∞k公室茶水
2023-05-19 15:35
原標題:郭麒麟:飾演“小人物”是我的舒適區(qū)羊城晚報記者龔衛(wèi)鋒從《慶余年》中的范思轍,到《贅婿》中的寧
2023-05-19 15:38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全國博物館總數(shù)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5月18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發(fā)布中國博物館發(fā)展數(shù)據(jù)
2023-05-19 15:34
原標題:《消失的丙察察》記錄進藏公路的蛻變羊城晚報記者李麗5月17日下午,電影《消失的丙察察》亮相由廣
2023-05-19 15:33
原標題:中醫(yī)故事也能拍得青春活潑(主題)熱播劇《后浪》導演希望觀劇同時學點養(yǎng)生(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
2023-05-19 15:50
原標題:山東: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平臺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馮帆【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本報訊(記者趙
2023-05-19 14:47
原標題:運城博物館中的中華文明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從4500萬年前的“世紀曙猿”化
2023-05-19 14:36
原標題:聚焦高分劇《漫長的季節(jié)》專家:走出類型局限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高凱)作為近五年來豆瓣平臺
2023-05-19 14:49
原標題:游戲跨界,加速傳統(tǒng)文化煥新作者:韓小喬寒暑相推,千年轉瞬。近日,首個運用游戲科技打造的新一代
2023-05-19 14:37
原標題:作家莫言為書法“拋磚引玉”愿更多年輕人“重拾”毛筆中新網(wǎng)上海5月19日電?作者王笈陳靜著名作家
2023-05-19 14:39
原標題:福建上杭首次發(fā)現(xiàn)恐龍蛋化石5月19日,記者從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自然資源局獲悉,福建省地質調(diào)查研
2023-05-19 13:42
原標題:各地博物館創(chuàng)新形式,融入大眾——(引題)走出有限空間?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國際博物館日特別報道)(
2023-05-19 13:48
原標題:琵琶名家趙聰明晚登天津大劇院舞臺(引題)“最美時光”里演繹東方神韻(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
2023-05-19 13:33
原標題:18載堅守非遺夢昆曲木偶新傳承孫菁(右)和施錦芳在蘇州市吳江區(qū)七都鎮(zhèn)一處公園內(nèi)排練(4月18日攝
2023-05-19 11:35
原標題:換個視角拍懸疑破案劇《漫長的季節(jié)》導演辛爽希望激發(fā)觀眾的思考昨天,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
2023-05-19 11:44
原標題:探中國南海博物館觀海上絲路文化5月18日,觀眾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觀看“詩畫彩瓷——唐代海
2023-05-19 11:35
原標題:一本大國建造旅行手賬,帶你開啟博物館奇妙游!文博寶藏承載著數(shù)千年歷史,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2023-05-19 10:42
原標題:新疆唐王城遺址考古首次展出一批珍貴出土文物位于新疆圖木舒克市的唐王城遺址從去年6月開始發(fā)掘。1
2023-05-19 10:39
原標題:克拉瑪依紅色記憶展覽館入選新疆第二批“自治區(qū)特色博物館”名單5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化和
2023-05-19 10:49
原標題:宣南文化博物館重新開放本報訊(記者張驁通訊員李碩)經(jīng)過三年多的文物修繕和展陳提升,宣南文化博
2023-05-19 09:49
原標題:江西景德鎮(zhèn):數(shù)字“魔力”讓博物館更美好新華社南昌5月18日電(記者周密、崔璐)晚上8點,景德鎮(zhèn)御
2023-05-19 08:55